文字直播

  • 51offer峰会直播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峰会的主持人,51offer的COO徐蒙蒙,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参加我们今天的这次峰会。我代表我以及51offer的全体小伙伴们,对大家的到来,送上最热烈的欢迎。

    当今的中国早已进入到了互联网的时代,而留学行业也不可避免的被互联网开始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原有产业链上的一些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一个个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新的形态开始出现,这个行业终于有了久违的活力。留学企业在变化,留学市场在变化,我们的用户也在变化。也正因为此,我们希望今天这个峰会能够让互联网更多更好的融入到留学行业中来,让更多的留学和相关产业链的伙伴们一起携手让行业发展,给用户提供真正的实惠和优质的服务,也让留学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当然,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座的同仁们一起努力,在这里我也衷心的祝愿大家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有新的发展。

    OK,下面不浪费大家时间,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自费出国留学协会理事长邵巍先生为我们致开幕词。有请。

    邵巍: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邀请我在这里致辞,我没有什么跟大家讲,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的老朋友,也是留学业界多年的功勋人物。今天我同时看到了有互联网和投资方的新朋友们,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那么首先我不仅代表中国留学教育协会,自费出国留学分会,也代表我个人,对这次中国首届互联网行业峰会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圆满的成功。

    今天呢,是非常的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其实是向会议的主办方和在座的各位进行学习。因为我看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叫做变革的力量。同时他的副标题叫做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留学,由此我想到,对于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从2000年一起摸爬滚打走过来的,见证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那么,与其说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留学,不如说我们千呼万唤,终于等到了中国留学互联网时代。我想虽然是调整了一下语序,但是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当我们回顾十几年改革开放以后,从1978年至今,三十多年了,但是从2000年开始,做自费留学中介这件事开始到现在也是十几年了。始终用传统的形式在为社会,为广大的客户,包括也为国外的各院校提供了留学服务。但是经过十多年,我们现在终于迎来了留学的互联网时代,就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是从现在开始了。因为首届叫做互联留学行业峰会,既然叫了首届,那么它也是一个起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然后我的朋友们李东林,也给我准备了一些数据,但是我想这些数据大家也都是非常清楚的,我在这里要充分的利用它给我提供的数据,就是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除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从2005年的1.1亿,增长到2014年近7.5亿网民之外,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从2005年的146.9亿发展到2014年的7754亿,这个可是不得了的事。特别是阿里巴巴上市等等,今年有很多很多的在互联网上这个方面的利好的消息。包括我们现在时刻也离不开的,今天到场的像腾讯,给我们提供的微信,微信可以视频,还可以打电话。微信将来没准还可以用于留学的面试,是吧?还可以有入学申请等等。实际上互联网我们已经离不开了。但是我也在想,其实互联网经济最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无非是网上提供服务,就是我们的服务形式,从以前的人对人,点对点,物对物变成一种网上购买服务的方式。什么时候网上购买的方式,网上购买服务变成了网上购买留学服务,也是近几年开始的。我听说叫做51offer,就是说我要offer,就是一年前开始试水了,在试水一年的基础上今天正式和大家见面了,表示说网上购买留学服务已经成为现实。以前国内也有很多网络提供网上留学的信息服务,包括我们的一些中介公司。但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网购似的在网上通过服务实现自己留学目标,恐怕在中国现在应该说开始起步了。所以我们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尝试一定会得到成功,我们也应该尽我们的力量来支持和扶植这样一个新生的服务模式,它会给我们的海外用户和国内的客户带来福音。

    仅据我掌握的情况,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提示。我们现在从政府的角度,我在做留学服务行业的工作,对留学中介的审批实行了简政放权,放在了地方上,从国务院的角度对自费留学的行业又提出来作为运营的机制,叫做后置审批。所有的这样一些情况的产生都源于我们现在的改革的时代,这种改革的力量,实际上首先也来自于中央的政府,就像昨天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一样。这种改革实际上也给留学的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道路,打开了这扇方便之门,扫清了很多障碍。这和我们以前再去体会你要去办一个留学中介,你还要经过层层审批,那已经是不一样了。所以大家也要把握住这样一个机遇,用互联网的形式作为提高效益和效率,减轻客户不光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有时间的损耗,也有其他的方面,精神上的担忧,包括家长对这个事情的担忧。因为互联网是开放的,是透明的,是随时随地可以查询的。同时也是叫做“业业合作”我听刚才讲到叫做“业业合作”跨行业的合作给我们服务提供了非常丰厚的资源和手段。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我的一点体会。另外一个体会正像我们十八大四中全会所讲的一样,一定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依法治互联网,同时也要依法进行网络的留学服务。尽管可能现在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一定完善。但是我们从开始的时候,大家就要有一个法律的意识,要依靠现有的法律使互联网留学服务成为一个合法经营的一种模式。同时也要为我们两边的用户,提供接收方和使用方要给他们维权,同时我们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强大,形成品牌,造福于我们全社会。同时借这个机会宣传一下我们的年会,正好和我们首届互联网留学行业峰会召开这一天相融合的,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世界职业联盟的年会,这是世界教育组织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年会,其意义也是很深远的,今年年会的主题是职业发展,成就未来。顺便说一句,我想我们用互联网留学的方式,虽然在后台操作的人少了,但是用一种新的模式,会产生大量的延伸服务,也会给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的年会明天,后天还将有国际教育展开幕,这种国际教育展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但是不知道我们通过这个互联网办理留学服务,以后我们的国际教育展会怎么搞,这个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课题。但是我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年会,也关注国际教育展,你们有机会也过去看一下,但是我们言归正传,一个是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二是祝愿今天到会的各位嘉宾和你们所在的单位,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留学,这样留学服务的形式能够再创辉煌,越办越好,同时祝大家周末愉快,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邵巍先生的精彩发言,也感谢邵巍先生对互联网留学的认可。接下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51offer的CEO王影为我们致辞,请看大屏幕。

    王影:今天很多老朋友,刚才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其实今天我也想用,现在用这个机会首先感谢所有到场的嘉宾,非常感谢各位的到来,谢谢。来之前,很多的朋友都问我,说你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互联网留学行业的峰会。其实我想用这个机会首先稍微说一说,我本人其实做留学已经有十一年的时间了。但是一直用互联网的方式在做,从最早的中英网到现在的51offer,所以我觉得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想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既然咱们今天谈互联网留学,那我们就谈谈这五个字。其实每一个人心中对这五个字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让我来定义的话,我认为互联网留学是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改造学生体验的整个产业链。它包括了语言培训,留学申请,出国,出入境,以及回国服务。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定义,那我们就看一看这一块行业的发展。十年前,我们就像一份报纸一样,主要通过互联网网上的方式来传递留学信息,可能网上因为7×24小时,传播比较快,没有地域限制。后来我们升级了,是一个“拉皮条”的,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可以给你带用户,带来数据的。

    但是现在在当天,在当今,我们认为它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了,像现在我们通过淘宝,不光是买到便宜的货,我们整个购物体验全部在这个上边。所以我们觉得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现在是个时刻,我们想通过今天峰会,为互联网留学正名。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互联网留学的新起点,既然是新起点,那我们就应该彻彻底底的去分析一下这一块的市场和学生。这幅图我相信大家非常熟悉,是我们历年留学人数的增长图,而且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体验,现在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出国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高三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选择高考或者是出国,大四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选择工作、考研和出国。而且数据上来看,从2008-2012年中学生和大学生出国人数在人群中的比例在迅猛的上升。2008-2012年高中毕业生出国人数的比例长了三倍,而且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留学市场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学生变了,正是这批学生身上的标签和理性、独立、做事情靠自己,决策靠自己,对过程和结果有很强的控制欲,而且他们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什么叫做原住民?就是说这些人生来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叫做“95后”。我们看看数据。通过2014年百度分析“95后”的一份报告,我们得知这些人每天上网使用的时间是11.75小时,也就是说排除每天休息的八小时,80%的时间和互联网进行接触。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便,学生通过线下获取留学信息的意愿大幅度的上涨,这证明线下的教育展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除了获取信息产生了变化,社交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幅图是95前和95后的学生在社交渠道上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95前的学生希望通过QQ、微博、微信来社交的,但是95后,除了QQ还在,微博、微信使用的频率大幅度的下降,他们现在开始使用QQ空间和百度贴吧,这短短几年的渠道的变化非常迅速,这也给我们行业提出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如何跟上这种社交渠道的变化。不光是社交渠道的变化,“95后”表现出非常强的社交渠道上的发布信息的意愿,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来说很好一个机会。用户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产生口碑,并且传播它。如果说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学生的特性,对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份行内知名的留学公司所做的一份留学生的统计报告。刚才我们还记得吗,95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标签,叫做决策独立。现在的学生,更多的希望通过自己来做一些决策,而非父母,这和我们原来的认识是有很大的区别。刚才说了很多其他的数据,我们51offer其实也做过很多行业内对于学生的研究数据,我们来看看。在2013年的上半年,51offer的注册用户中49%的用户是当年留学的,超过一半以上的用户是来年留学,在未来时间留学。2014年上半年,这个数据由原来的50%涨到了接近62%。而且三年以后的留学也不为少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学生获取留学信息的时间在大幅度的提前。再来看一张图,学生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好几个offer,我们认为学生会选择排名最高的那个,2013年我们得到两万份数据,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并没有选择排名最高的,而且原来的入学和手上有的offer超过十名以上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什么,就是说综合排名,国外大学的排名对学生决策的影响在减弱,有更多的因素在干扰或者是影响着学生选择学校入学。那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比较知名的用互联网方式来解决教育的痛点的案例。比如说RMP,不知道在座是否有人知道,它就像一个国外教授的大众点评网。学生如果要选择一个国外学校的选修课程,如果想知道这个老师教得好不好,完全可以来到这个网站上看看原来的学生对于这个老师的评论。他加强了学生选选择校的效率,今天这个MINERVA,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投资人,前两天他们公布了投这家网站的信息,这是完全用互联网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一所美国的大学,它只需要学生付四分之一的学费就可以完全使用或者是接受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另外是今天有幸请来了沪江网的徐总,一会儿您可以聊一聊,沪江网作为国内非常知名的在线教育的公司,能让三四线城市的学生使用四分之一的学生获得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这都是非常好的案例。我们回到留学,我们如何用互联网改造留学行业呢,51offer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的结晶。所以我想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稍微做一些分享。互联网有一句话:商业模式都是来解决用户痛点的。我们留学生到底有哪些痛点呢?刚才我们说过,九五后的学生现在获取留学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但是问题就来了!互联网的好处是快、多,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过多。信息过多,学生了解学校和选择学校的速度和效率在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什么?在原来我们只是讲学校的信息搜集过来,然后展示给学生。在互联网上其实有一些比较经典的办法,就是将数据搜集过来以后进行去重和分析再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的信息进行降噪,帮助学生尽快高效的了解一个学校。这是我们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将海量的国外的学校的信息搜集过来,用专家锚定和机器学习的方式将这些信息进行拆散和切片,将这些重新还原成给学校打上标签,通过这个人搜索的方式,最后展示给学生。我们看看效率和效果。在原来一个学生刚刚来到网站的时候,到最后选择这个学校平均时间是21.88天,通过我们的技术处理一个学生只需要3.72天就能完成一开始不了解学校到最后选定学校的过程,整个效率提高了83%。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对学校原形的还原。我们具体怎么做?我们采集,首先采集海量的学校的新闻和咨询,将它抽离出来给学校打上学校的特性的标签,比如说这个学校属于大城市的学校,属于金融排名前五的学校,是属于海滨城市的学校。我们将学校每天在动态发出来的offer和拒信,以及在网站上写出来的信息,我们能获得动态的学校对于学生的喜好这种数据。通过散布在互联网各处的学校的UGC的信息我们能得到这个学校的云标签,当我们把这些信息全部分析完,整合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个完全以数据化存在的学校原形。我们说了很多学校,我们看看学生。我相信身边都有这样的案例,一个家长或者是一个学生来问我,或者是问你们。我的孩子适合去什么国家?适合去什么学校?适合去什么专业?我们认为一个人短暂时间了解另外一个人都是不太负责任的。他不可能很快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他。但是互联网有一个办法,什么?因为我们每天在上网的时候,我们在网站上留下了大量的足迹,什么叫做足迹?比如说我点开了什么东西,我看了什么东西,我转发了什么东西,我评论的什么东西,或者是说我经常去点它,我的频次特别高,这些足迹全部抓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干什么,我们就能进行分析,分析完了可以做一个用户原形的还原。

    大家是不是身边有这样的一个经历,你上一个网站,他会告诉你,你是不是喜欢篮球,也许呢你之前经常去虎扑体育去看篮球,也许你每天在微博上关注了哪些篮球的明星的账号,或者是说你对于哪些新闻经常进行评论和查看。那当我们把这些足迹全抓起来的时候我们机器可能会询问你,你是不是一个对篮球感兴趣的人。另外,如果你天天去评论你朋友,当他们拍吃饭的时候的照片的时候,你去评论他,你们交流的都是关于吃的时候,我们认为你可能是一个吃货。还有如果说你经常在查一件信息的时候,经常很纠结,可能就是一个处女座。现在我做一个调查,我们这个处女座三个人写歪了有没有人观察到,而且你感觉到很难受,也许你就是一个处女座。真相往往都是从无意识的行为中抽离出来的,靠人短时间看懂另外一个人都是耍流氓,原来我们经常是一个人过来见面,我了解你,我觉得你应该是什么样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很多人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但是,有什么东西骗不了你呢?就是你天天在看的东西,你无意识中产生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被系统抓取、还原那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你。刚才我们谈了很多学校原形的意义和用户原形的意义,其实他们真正的意义就是他们双剑合并之时,他们能做到匹配。匹配是什么?匹配就是一个学校能找到适合他的学生,一个学生能找到适合他的学校。匹配很重要,讲到一个准字,准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搜集海量的数据,目前我们在学校这边已经搜集到了千万级的数据量,在学生层面我们已经搜集到了万级的数据量,当这两块信息进行拼合和匹配的时候,产生的效率就是非常的精准。另外,我们不能使用一年前的信息,我们要使用当今的信息,当天的,甚至是刚才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让它动起来,用实时的信息做这件事。当我们有海量的数据有动态匹配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实现了一个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或者是一个学校找到合适的学生。这是我们51offer的价值观,我一直认为留学这件事对一个人一生太重要了,如果很草率的选择学校,对于自己是很大的伤害,而这一切在原来的互联网来临之前是不可能靠人做成的。但是现在互联网在解决它,而且这也是51offer正在给大家带来的。我们说完匹配,我们再来说说其他事。互联网改造很多行业都会向着让信息对称,让服务升华的方向进行推进。技术和产品能将前者完全解决,也能优化后者,但是真正如果要解决它,还需要靠服务的。学生除了匹配在申请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痛苦。比如说这个学校到底要什么样的材料,每一个学校的要求也不同,而且递交非常繁琐。看看我们怎么解决的。虽然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但是呢他们有很多的共同性,我们就像去公因子一样,我们把所有学生关心的学校的信息搜集起来,将共性的东西抽离出放在一边,你只需要输入一次,剩下的每个学校不同的东西,单独成页你可以迅速的填完,这个加快了学生准备材料的效率。其次呢,我们借鉴寓教于乐的思想,我们将我们的产品做得游戏化,像过关打怪一样,将产品进行切片,学生按照我们的引导,一步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就像玩游戏一样,很有意思。而且这个解决了很多用户在心理层面和实际层面在准备材料上的痛苦。另外,我们本着跟用户一起玩的思想,其实,只有用户,只有学生自己才了解自己。而且作为很多的学校来说,在座的有很多学校,其实也是非常希望看到学生的材料是由自己准备的,因为这个里面真正包含了学生真正的特性。所以我在这里,我们也是积极用产品来引导我们的学生,跟我们一起来玩,按照我们的指导,我们陪着你,你有困难,我们用产品和技术帮助你,以及服务。

    我们原来也通过一些数据能看到,如果学生自己花了一些时间在其他的材料上写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往往成功率也更高。除了准备材料有这些痛苦之外,其实学生在递交申请这个过程中,痛苦也非常多。这是我们一个统计,平均申请六个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递交过程中,长达一千分钟。而且由于大部分的学生没有递交经验,20%的需要被退回并且重新申请。这些事情其实挺复杂,对于很多的学生,而且毕竟留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所以这一块我们就跟学生说,这就由我们来干吧,我们也创造一个WASI智能信息系统,我们的名字很好听。我们能实现在每天负载十万份申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四个小时就能递出,而且由于机器的介入,错误率为零。我们说完了申请,再来说说学生最痛苦的事情,因为之前他能干点什么,最痛苦的是当他递交申请之后,到入学,中间长达一年的时间,这个期间学生用两个字形容他的心情,就是焦虑。我们一直认为解决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透明化。所以我们第一把学生自己的申请信息和学校之间的沟通的信息,全部透明,通过移动终端保持实时推送。学生的手机能实时的收到学校过来的反馈,除了这个透明他的信息,我们还要透明什么?我们还要透明可能这个学校最近发给offer其他的学生的信息。如果最近学校因为忙,他发的offer确实比较少,我觉得学生也无需那么焦虑了。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用技术和产品的方式来解决匹配的痛和申请的痛。但是我们觉得不够,所以我们做了更有意义一件事,就是把它免费了。这是周鸿祎的一句话我很喜欢,互联网最可怕的武器就是免费,免费也是我们最难学的武功,确实我们走得这条路上做了很多的事,不是简单的把它免了,我们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有四点,第一完全靠科技和技术,我们对人的依赖极少,不是我们不想依赖于人,而是机器能做得非常好,所以这一块我们把人工的成本还给了学生。第二个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业务型的Branch,我们完全是互联网,所以我们把运营的线下成本全部回馈给学生。第三,因为我们是互联网公司,非常在乎学生的体验。而且我们在产品细节上做了很多的切片性的分享和极致,用户得到足够好的情况下,愿意将其口碑传播出去,这给我们节约什么呢,节约市场投入费用,我们也省给了学生。第四,刚才我也说过,和用户一起玩,只有他才了解他自己。那么,这帮学生节约了他本应该自己付出的那块成本,也还给了他,所以这才是我们真正做免费的底气。好,我们说了这些呢,这句话我很喜欢,留学是源于梦想,其实很多留学生一开始有留学意向的时候,其实都是源于一个初心的,可能一开始是始于一个offer。但是其成必须在整个学生留学过程中有很好的体验和收获。我们51offer解决了很多关于留学申请的具体的痛苦,但是其他的呢?出国之前,出国之后呢?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生态圈,和很多的这样的类型的公司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和服务和学生的体验做好。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供的是,留学用户的大数据和衍生需求的推荐,举例来说,我们跟学校的合作,我们可以将学生的足迹的大数据和学校进行共享,能够帮学校预测招生形式,比如说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即将申请的这批学生关注哪些学校,关注哪些专业,对哪些学校和哪些专业比较喜欢,他们查看的频次有多少,这些我们可以跟学校进行共享的,来帮助你去预测招生形式。第二,一样的,当学校发出很多的offer的时候,这些学生每天的意向也在产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抓取用户足迹和大数据的方式来帮助学校预估入学数量。还有很多的学校的很多学生不止申请一个学校,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帮助你定位竞争对手等等。如果我们说我们在数据能有更多的合作,现在也有很多学校跟我们聊,我们能帮你做到更多。当然这些我们也可以跟培训公司,使领馆和其他的公司共同合作。第二块是衍生需求的推荐,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或者是被动产生一些对其他服务的需求。如果是学生自愿,并且自行产生这些学校,我们非常希望能够跟我们合作伙伴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培训、住宿等等。

    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数据,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我们有两万个学生通过51offer申请出国,每年的51offer的网站注册量达到40万个学生。我们现在每月的访问量达到九百万次。我们的社会化营销矩阵,总共有310万粉丝,而我们社会化营销,每一天的访问量就能达到750万。这个是我们合作的真正底气。刚才说了很多东西,我认为这是我们自己认为的51offer的模式,其实现在用户都在互联网上,而且技术和产品已经能做得很好。所以我相信这变革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更快,而且我们也希望合作更多的公司共同为学生的服务和体验做得更好。而我的梦想,以及我们51offer的梦想,是让中国更多的孩子,以更低的门槛跨出国门,然后回来,改变中国。然后我相信今天后面还有很多的论坛环节,我相信会有很多的火花产生,我最后对于今天有一个期待,我希望这只是一个起点,这也迎合我刚才的主题,希望这是我们互联网留学的新起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影的精彩演讲,正如他刚刚所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们希望同业界的伙伴们一起探索出更多的互联网的留学模式。为更多的中国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实,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们的中国互联网留学行业峰会,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分会场,这个分会场是干什么的呢?是给我们学生用的,我们喜欢学生,学生喜欢我们,之前王影在讲他话题的时候提到一个词,我们要和用户一起玩,确实是这样,因为我们和用户一起玩,我们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才会更喜欢我们,我们希望和用户一起玩的过程中能够把未来的互联网留学做得更好。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想既然说留学行业的互联网时代来了,那么它的未来是什么?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用户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找到他们的痛点,互联网能给留学行业带来一些什么,这些问题只能寻求今天在座的各位大佬们分享干货了。那么,就有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进入今日峰会的第一场圆桌论坛,请看大屏幕。有请嘉宾登场。

    王利朋:各位好,首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参与并且主持我们第一个专场,时间关系我们马上进入主题,先进一段广告,按照我们正常的流程,先有请台上几位嘉宾用一到两分钟介绍一下本人,以及本人所在的机构,我们从黄总开始。

    黄威:我叫黄威,现在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除了我们的服务业务以外,还有生活服务、数字学习,我个人也是1998年的时候去英国留学,很不幸被英国大学派回来做了中国市场上第一个销售代表,所以1999年,1998年进入留学行当一干干了十几年,在外围和中介,和生态有很多的接触,所以很高兴和各位一起进行交流。

    刘凯:大家好,我叫刘凯,我是Power教育的,我目前在盛大网络做研究,power也会再教育方面做观察,也会出一些研究报告,最近和使馆包括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做一些活动方面的合作,总体上我们是希望能够从科技的角度来看对教育的一些未来的变化的影响趋势。能够和在座的教育公司的创始人和科技公司共同探讨行业的未来,谢谢大家。

    Catherine:我是Catherine,我四周之前刚刚到北京,我是中国区总经理,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我们集团做什么,其实我们集团非常幸运能够在全球跟差不多三十多所名校提供桥梁的大学课程,在美国也有,加拿大、新西兰、澳洲,我们在中国已经跟很多不同的战略的中介,已经有关系超过十几年,也是非常成功的。我们是一个澳大利亚的上市的一个公司,也是澳洲最大的上市的教育集团。

    徐华:大家好我叫徐华,沪江网的总裁,行业里叫我歪叔,因为我有一个自媒体,行业里面排名应该是排名前五的,沪江网,大家很多人介绍过,我们是目前来说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里面,用户规模量最大的互联网教育的平台,现在拥有了七千万的注册会员。数据在所有的,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公开过用户量的企业里面排名第一,而且领先第二名非常多。沪江从外语起家,有人在我们网上学了英语、日语、韩语,我们也是朝着平台的方向迈进,我们的教育产品覆盖了从早教、育儿、中小学、成人、职场,再到更广阔的空间里面去,谢谢。

    蒋晓东:大家下午好,我是蒋晓东,是NEA基金的合伙人,我们是全球管理145亿美金的创投基金,主要关注投资与TMG和医疗两个行业,我们基金在中国做了30笔将近六亿美金的投资。我们最近两年在和教育相关的,包括互联网教育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做了多笔投资,包括大家可能听说过的美国在线教育的领导企业,在美国也投了教育的云服务的科技公司,也投了线下的教育机构,也是O2O的模式,刚才开场嘉宾提到了怎么样把全世界优质的资源带到更加贫困的地区。我们在非洲投资了一家公司,他们给用户一天是收入两美金以下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所以今天很高兴感谢51offer给我这个机会来参加这次活动,我想既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老留学生,我是十六年前到美国读书,也在美国作为一个留学生,后来工作、学习了将近八年,所以听到刚才几位嘉宾讲,也勾起了我原来很好的回忆,所以非常感谢51offer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交流,谢谢。

    王影:刚才我也讲了很多,今天我说一点其他的,介绍我刚才也说了,也是非常开心见到很多朋友一起聊。包括刚才的几位嘉宾,一会儿相信论坛会有很多的闪光点出来,我其实也是一个从英国回国的海归。我回国很多年了,回到上海开始进行创业,前不久有很多的媒体来采访我,说到关于海归留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故事。我觉得如果说待一会儿我们有这个环节会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

    王利朋:好,谢谢我们几位嘉宾的介绍。我也给清科做一分钟的广告,从创业到现在有十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定位在BCP行业的全产业链的共了,我们过去十几年累计投资了82家公司,帮助过两百多家公司完成了融资和并购交易,教育行业是我们所有板块里面非常看重的行业,到现在我们累计完成了十几笔教育,用户从零岁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大学毕业的范畴,包括早教东方鹰到巨人教育,到已经上市的环球雅思,上市以后做了更名,当然我们非常有幸帮助我们51offer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跟大家多做探讨,刚刚王总在刚刚开场的主题演讲里面也做的分享。台上我们几位嘉宾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留学经历,我想还是从王总开始跟我们分享一下当年王总作为一个非常懵懂的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留学规划,到真正完成留学这个整个过程中,当时的留学的模式是怎么样的,然后您看到的,在留学的学生的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前后十多年的时间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王影:我本人2002年从北航毕业,2003年去了英国,当时在出国那一年建了我们51offer的雏形,就是中英网,现在也是留学的门户网站。当时不太懂技术,做了一个论坛,有那种公开的代码做的论坛。那个时候感觉到学生确实获取国外学校的信息确实太少了。当时为什么自己要做呢,是因为如果成为这个总版主看信息不需要回复,有特权,当时自己在留学的路上也碰到很多的困难。后来我们转成,后来到做51offer的时候,整个信息的这种,刚才这种信息量以及原来少现在变成了过多,现在很多的留学生并不是不了解,或者是不是完全渠道去了解国外的学校,而是信息太多了,不知道选什么了。刚才我也提到了降噪这件事,我也呼吁咱们通过互联网做留学或者是语言培训,是不是能在很多信息降噪方面做一些事,学生选择太痛苦了,可现在太多了,这是我想跟大家做一些分享的。另外是学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他们现在上PC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说在创业或者是说想为留学生做什么事还是可以先从移动互联网开始做起,可能会速度更快一些。

    王利朋:好,感谢王总的分享。因为咱们NEA是非常大一家国际性机构,投资的范畴也比较广。作为投资人,我相信对互联网用户关注非常高,目前应该讲留学的非常重要的人群是90后甚至是95后,所以能不能从您的角度谈谈中国的90后和95后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和咱们留学方面相关的部分。

    蒋晓东:我觉得,第一我首先非常有感触的是王影刚才的讲演当中的最后一句话,我不是记得原文啊,意思是51offer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出国留学的门槛,让学生回来改变中国。我觉得你看我们一百多年留学生的历史,大概有一百多年了吧。从詹天佑到邓小平,到钱学森到今天的这么多海归。我相信确实对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的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说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所以这一点我是很有感触,我作为一个90年代后期的这么一个出国的留学生,我在看我现在认识的,我是70后,所以跟90后有一点差距。但是我现在所看到的新一代的留学生,刚刚说95后,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好像可以从三个方面感觉,确实是挺有区别。第一个是你在什么时候去怎么样决定要出国的,出国之前到底对国外有多少了解。我很清晰的记得我为什么要出国的,因为我当时出国留学之前没有去过任何的中国以外的国家,唯独大陆以外的我去过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作为交换生待了半年,当时我还在大学。就在那个短暂的香港的经历,其实就奠定了我一个想出国的决定。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没有那个机会去香港,可能我的人生道路就不一样了。因为对国外的了解非常少,并没有这样一个要出国的动力,或者是说出国以后要实现什么。今天的学生完全不一样,他们即便是在出国留学之前,对国外,无论是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还是说从亲身经历,很多人在国外旅游过,自己或者是跟着家人,他们都有亲身的感受,他们知道那个东西什么样子。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他们需要的东西很不一样。第二个是我觉得个挺不一样的一点,是今天在我那个时候,我当时出国留学申请,包括整个制备的过程,有一个比较强的感受是有比较强的孤独感。所以我是九八级新东方的老学员,我在新东方的最大的感受,当然英语可能也得到一些提高。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中关村,海淀造纸厂六百人的大教室里,我们六百人在一起,那是冬天,一月份,非常的温暖,这个温暖实际上因为有那么多人,窗子也没有开,很温暖。另外一个方面,确实就是说让心理感到温暖,因为你一下子看到有六百多人都是跟你一样的想法,奔着一样的目标,大家可以交流,不光是交流怎么学英语,考GRE,交流你到美国选择什么专业,你到美国什么地方,因为我不太了解,我想那个时候是我们的社交圈。今天,就刚才列举了好像连微博和微信都过时了,我感觉我也有一点过时了,因为我还在微信和微博上,因为今天的社交概念不一样,我觉得在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社交的需求和获得信息,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和获得体验的方式,都在发生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变化。所以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我觉得就是说我们那个时候的出国过程还是比较辛苦的。我们不说那个新东方的那个过程,确实也比较痛苦的过程,就不说那个了。就是说我们这个申请这个过程,我记得那个时候是拨号上网,速度非常慢,你要了解美国的学校的信息,你要找到教授的邮件地址,然后所谓的给他们写信去联系说要套词,我不知道现在叫做什么。就是做了非常海量的工作,所以很不好意思,对不起,就是最后一年,大四,我感觉学校没有学什么,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个上边。大量的工作。那个时候确实好像以苦为乐的感觉。虽然很苦,但是干得挺欢,是吧?但是我觉得今天的学生,刚才几位嘉宾们提到了九五后,我觉得跟我们那个时代应该是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经非常习惯了,无论是打车,还是说购物,还是找餐厅,还是甚至是说看医生,不管是什么,他们都习惯了从这个口袋里面掏出手机,三分钟之内就能搞定。所以我相信今天可能既没有必要,也没有人会愿意像我那个时候做那么多的工作。我觉得已经是不可想象的,可能没有人愿意这么干了。但是我们传统的留学服务的行业,我觉得回过头来看,就是说还是挺滞后的,还是说以一种线下的夫妻老婆店的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可能服务我们那一代人,或者是2000年初那一代人大家也许还可以接受。但是我今天很难想象95后的人可以接受。所以我觉得确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留学,但是中国留学现在也该迎来新的互联网时代的时候了,这是分享一下我作为老留学生的一点感受。

    王利朋:感谢晓东的分享。徐总,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本人,包括是沪江的角度,无论您本人还是沪江都是从这个圈子里有十年时间了,您看一下这十年当中学生的需求和行为有什么样的变化。

    徐华:确实我们活得比较长的,包括投资人媒体,问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和你们同期成长的企业很多人死掉了,而且沪江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挺好。我们一直是专注于用户的需求来不断调整我们的产品的。现在我们的环节来看,整个留学市场是50个亿的盘子,但是现在占最大的雅思这个环节算下来也不会到一个亿的考试费用。这个多的空间在什么地方,教育培训服务这一块。以前我们很多就业服务培训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个信息对称的过程,除了我教你一些外语的知识之外,可能教你一些相关的出国的流程,文书怎么写,非常多的优秀企业。但是随着互联网起来的话,很多东西说实话被改变了,虽然不能说被颠覆,一定是被改变。首先是什么,一个是信息已经在网上公开化了,学生自己会带DIY的过程,并不会通过一个传统的中介机构完成,会有更多的自主性。第二个环节是什么呢,刚才王总也提到了是一个年龄的低龄化。我们在就业服务环节,我们确实发现非常明显,以前毫无疑问,很多是大学生,年轻白领,但是现在来看的话,高中生都很多人会被父母推上来参加SAT的考试。这个低龄化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还有一个是什么,是用户的社交黏性,刚才也提到了社交性转到互联网,我觉得这个其实对我们沪江来说非常有感触的一点,这是沪江为什么能活下来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很多做教育培训,尤其是互联网培训的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学生学完率非常低,第一个课时可能花钱来学,但是到最后的课时,有无数人当了逃兵,因为点XX就可以关掉了,再也不来了,这个时候互联网怎么样了解用户,就可以完全利用互联网的价值提供很好的社交平台,我们自己不提供留学的环节的服务,但是我会提供一些包括雅思、托福这样的教育环节的服务。所以这个非常感谢51offer和王总的邀请,因为我们彼此之间也是合作伙伴,我们也是开展彼此的合作,我们也开展雅思和托福的考生,在王总这边顺利的选上心仪的大学,学的过程中在互联网上会自然形成一个班级,这个班上自然会有分工,包括班长和学习委员等等,每个班的班干部会组织同学,先去了解这个班级里面的学生的诉求点,为什么考这个考试,希望什么时候出国留学,你现在是什么身份,甚至是组织小型的讨论板块,组织一些讨论帖,如果你现在是年轻白领,你考雅思的话我这边都是这样的,你可以彼此交流,每天晚上十点钟下班太晚了,照样有这样的人,他会分享我到底怎么样坚持,一个人在网上待着,一个人默默的看视频来说不是一样效果,所以互联网给大家一个特质是你社交的属性是加强了的。因为这个说实话是马斯洛理论在安全和生存的层面上是社交需求,再往上是成就自我的需求,这个时候班干部就出现了,有人愿意当班干部,我来组织这样一群人,有的人这样发帖子,我都能坚持,你凭知道坚持不了,所以互联网打破了这么一个限制,2000年互联网有很多的考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鼓励的感觉加强,信息交流也加强了,彼此帮助之下选择学校,这也是有的,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互联网会让我们的过程越来透明。刚才王总说免费的东西,说实话,也必须要免费啊,不然的话没有办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我相信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品牌也会出现,用户会通过口碑的传播,帮助我们51offer这样的产品深入人心,影响更多的人,因为口口相传的战斗力是最强大的,所以我想这是运行沪江网,通过沪江网和用户打交道得到的思索吧,谢谢。

    王利朋:谢谢徐总分享,我再追问徐总一个问题啊,大家谈论到在线教育,大家通常会想到韩国的一家公司,从数据来看这家公司的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在韩国市场来讲也是不到10%的规模,这个原因是不是教育行业,即便在线教育那么火,还是要O2O和线下结合,因为很大的部分在线下,目前沪江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线上模式,咱们对这种线下的结合,或者是说所谓的O2O是怎么样来看的。

    徐华: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分几个方面,第一是个非常重大的话题,互联网教育是不是能颠覆传统的线下教育,我认为现阶段我们不去说颠覆的事,毫无疑问会改变一些东西。因为传统的教育存在着短板,比如说时间,有人就是因为我加班太晚会落下几节课,一旦补课的话进度跟不上了,另外是上课的时候笔记忘记记了,老师补可能因为我再讲一遍,另外是下班的地点,我下班以后到一个分点,我不愿意从这里跑到这里,路上多花两个小时,互联网教育可以弥补这些短板,我相信十年以内可能互联网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一个非常好的补充。随着我们体制不断的完善,新产品不断的涌出,再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不断的成熟,像电商时代很多用户经历了2008年以后线下购买实体产品的使用性能转到了网上,今天基本上都,相信在座的各位没有人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很多人水电费都在网上交了,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所以我相信未来可能是美好的,但是现在需要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探讨一些O2O的模式,这些是通过我们合作伙伴,跟王总这边51offer的合作,还有台下的其他留学公司的合作,我们也在探索。沪江是一个平台,有庞大的流量和用户,而且有最精准的教育用户,可能一个用户真的顶得上十个QQ用户,素质都是很高,最起码会一门外语,有教育、有收入背景,有主观能动性的,这些人需要线下的环节,像留学的,甚至是留学的服务的辅导,沪江可以对接。这么多年和其他的留学公司都有非常多的合作,包括活动专题和实际策划的游学项目和游学对接都产生得非常多,这是游学一块的。教育延伸之外的,像文化传播的环节真的是非常多的,包括BBC,我们关系非常好,经常组织活动,互相传播他们国家的文化,我们也不打算一家把所有的事情做完,这需要整合我们所有的业界的资源,共同帮助我们产业的联盟的同行们,一起把这个蛋糕做大,现在真的很小,慢慢做大我们一起来做大,这是我们最强,最坚定的信念,谢谢。

    王利朋:Catherine,虽然你本人在国外待了二十多年,回国时间不长,相信您对国外的时间也有很多研究,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眼中的出国留学市场的变化。

    Catherine:我觉得90后和之前是有一些分别,我觉得特别是学生是独立的,他们选择的学科有一些变化。以前大部分的中国学生他们特别喜欢选择的是商科,IT的学生,还有工程,这样的一二三的排名,现在的90后的学生比较独立一点,他们选择的学科不是受以前父母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觉得他们喜欢哪一个学科,他们会追求他们可能去学一些学科,比如说电影、传媒、音乐,跟以前那部分想追求的学科已经发现有一些变化,当然现在还是选择商科比较多的学生,有一些变化。不过我觉得因为中国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别的那个工作的岗位。比如说哪一些工作有什么用益,比如说土木工程,你们以为是一个工种,至少15个工作岗位,将来的就业的机会,每一个国家的需求也不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通过在线,互联网,能够让学生读到新信息,根本是不容易,可能匹配的痛点,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很多的时候学生现在看我有没有这个分数,我有没有达到他们对雅思的要求,这个地方我喜欢不喜欢。其实没有考虑到一点那个行业是不是根据自己个人的强项,还有自己最喜欢的去搜读的学科,我还是在互联网上面,还是没有看得太多的这个方向。就是我说的是自己个人最想实实在在的念什么。我觉得这是在互联上面可以有很多的空间,还有我觉得就是说有关工作,实实在在的有什么分别,一个建筑师跟一个建筑管理在工作上有什么分别,就是建筑、建筑管理、土木工程其实是不同的学科,工程是什么,你是不是想去学海洋工程学,是有什么,整个中国的发展,整个经济发展,我们怎么样能够培养中国的学生配合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也是可以考虑的。比如说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比如说出国留学,中国的大学有什么可以满足这些经济发展,就不会出现很多中国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出现。谢谢。

    王利朋:那么刘总,因为Power教育应该是媒体定位的组织,关于咨询应该非常多,能不能分享一下您站在媒体的视角看到的变化和趋势。

    刘凯:因为我们现在做媒体,在盛大也是会做研究,我们会看到一些数据,国外正在经历中国第二拨留学高峰,这是从国外的行业报告里面,这个高峰远远高于80年代到90年代。所以我们其实是在一个非常好的上升空间,包括像51offer和其他的产业链的公司都在享受这个红利的又一个高峰。这里面会产生很多的变化,包括像用户行为。我个人觉得像出国留学,IT,语言培训,沪江网这边这样的行业非常适合在在线环境中去实现的,但是在教育的其他的细分领域来说很难,刚才王总提到了O2O,我觉得O2O是不是要做O2O,关键看用户的需求,如果用户的需求在,我当然需要去做O2O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变化。另外是刚才也谈到了,包括匹配、标签这样。国外很多公司已经在使用这样的技术,包括以前的公司有做重包之父,以前做的公司被谷歌收购掉了,谷歌也是看重了他重包方面的理念。当然也有借鉴游戏化的元素。我觉得还有很多方面,大家可能没有看到的,就是说现在的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参与的感觉,其实要比原来多得很多,因为原来我们在做学校,出国留学的时候,往往是父母帮助去做决策的。父母是跟学校之间没有一个互动的动作的。但是,现在因为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所以孩子们对于这个方面可以跟机构有更多的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就留下的很多的数据。所以我觉得一个方面用户的行为,用户的成长,包括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新资源,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现在95后不同于80前,80后这样的人群的最显著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判断的认识。

    王利朋:好,谢谢刘总。刚才您也跟大家分享过,您也作为这个留学生经历过所有的留学的环节。现在应该说TechCrunch也是非常专注于留学这一块,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看到国外,国内的出国留学的趋势。

    黄威:这个行业在中国差不多20年了及王总在这个行业中也从业很多年,20年过程中形成的服务行业,王总今天站在了互联网变革的前沿,这个行业一直在变革。当年我们看一看在90年代初的时候,其实大学也就是参加一些教育展。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驱动了这个行业的变革。用户的消费行为驱动了变革,那个时候的需求的变化,大量提升,就是说很多的商人,或者是说服务者看到了商机,就形成一个小的中介行业,这个中介行业随着我们政策的变化设了一些门槛,就形成了现在的一个超大型,很多的大型的机构。过去二十年当中这个行业也是不停发生变化,或者是说没有一天,没有任何一个阶段能像今天面临着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机会,我觉得51offer确实站在一个很好风口,先飞起来,做得非常的成功。另外一件事刚才这个话题是说我们,我也是70年代的人,1971年出生,好几个国家混了一大圈,这个年代的人和90年代的人有什么特点。我觉得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我比较深的感受是说王总的公司有很多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你让我们70后人说真正极为深入了解90后的用户行为的话是蛮困难,蛮挑战的一件事,我们知道这些行为有哪些特征。刚才王总的演讲周期也提出来,这些特征也是非常符合,非常重要的来讲,就是说作为我们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说把这个服务搬到线上去,我们怎么样在我们的服务中清晰的反射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说可以通过团队等等的,我跟王总和团队做过密切的接触,这个团队的年轻化非常强,真的是能够把这么,说一句话和用户一起玩这件事比较靠谱,你玩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清晰的折射出完全以学生为需求,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所谓的服务的一是。这个也体现出了我们行业的变革。过去二十年以大学为中心,当年我代表大学的时候,在北京第一次做一个广告,来了400多人,我一场活动招了七十多个人,我招了七十多个人,学校一看这个太可怕了,现在随着科技、变革、竞争等等的变化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现在谈论90后,五年之后可能是00后,是吧?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可能不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变革。这个变革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一些新机会,结合技术。那么所以我们多说一点这个行业像很多机构干得非常大,是否可以持续,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那么为什么呢?就是说这个90后我们服务的客户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原有的服务生态没有清晰的折射出来他们对服务提出的要求。所以这是非常大的问题。那么51offer或者是结合互联网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这里也是做一点广告,我们也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美国的服务覆盖着76%的高中毕业生,所以说这种大的数据非常重要。对TechCrunch这样一家公司比较小了,我们一年三个当亿美金的收入,八百多个人,但是八百人的硅谷的团队里面,我们有40个数据科学家,干数据分析的。以及数据分析员和数据科学家加起来有40个,这个比例蛮高的,也就是说强调数据的使用。今天我也是非常强调这个感受,王总的演讲中提到了,我们也是只有对90后,95后真正产生了比较成系统的,全面的数据,也是真正的分析,我们分析70后大叔没戏,我们数据产生不完整,我们分析也就是这几年的,之前这点事你分析不了,现在真正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讲,我能把这个数据在比较长的一个阶段,会聚起来了,可能是十年的数据都积累在网上了,我抓到的是你十年的数据,分析非常准确了,对于70后的大叔来讲,这个数据肯定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这是我们得出一个时代的变化。投射到我们行业中去,一个服务行业就产生了非常多的机会。51offer抓住了,恭喜他。

    王利朋:好,谢谢黄总。我们又转了一圈,继续回到王总这里,刚才黄总也提到了中介环节,其实留意到从各种数据来看,目前处于一种类似去中心化的过程,包括很多在线学生在线检索的时候,王总您早些年也接触了了中介服务,我们业务模式也做了许多的升级,您对去中介化事情的理解,包括您眼中的在线出国留学的痛点在哪里?

    王影:现在其实各行各业都在谈去中介化,终结化也可能是加快P2P,也可能谈到去中介化的模式。但是留学行业,为什么选择51offer的模式往前走,其实学生在中间不止是不能找到一个给他服务的人,P2P的模式可能是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但是刚才在我的演讲中也提到了,找到一个人,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个其实是一个蛮核心的东西,如果说我找到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或者是说我找到一个书店,他能讲你的东西写得足够好,然后去申请学校。但是,我刚才讲了很多在匹配方面,人这件事是做不了的,这些事情我们还是希望依托与科技和数据。这一点上我们是做到了所谓的去中介化的概念。

    王利朋:刚才我讲的去中介化尤其是讲去线下的中介化。

    王影:我觉得经常有人跟我提,包括问我,51offer是不是革这个行业的命,第一个我们现在做一些变革,现在谈革命有一点早,因为每个商业模式都有适应他的人群。而且随着用户的一个使用习惯的变化,其实这个变化过程是有一定的时间的,而且每个学生自己的情况不一样。举一个例子,在这么多学生使用我们51offer的平台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还是希望老老实实找一个留学中介做服务,他也明白这个中间有很多好处。但是行业和用户的习惯之间有变化,我相信徐总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很多人看到了线上很便宜,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上课,他会告诉你为什么不在线下上课,我们都会碰到这个问题,甚至是教育行业,刚刚Catherine也提到的,在韩国占10%的市场,这个数据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任何行业的方向,其实是一个趋势。而趁着这个趋势,首先这个趋势到底往哪一个方向走,我们要知道,虽然这个趋势来了,是不是在风口上,是不是按照这个方向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比较关键的。但是也要必须接受,有一些过程用户的使用习惯是有一个转换的过程的,不管你认为他是多么好,是吧?现在在线教育公司都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刚才我提到了像匹配这种必须使用数据做到的方式,靠人是完全做不到的,这种方式像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和科技改造留学的公司,可能是未来一个突破口。我相信这个点应该能突破得很好。所以,我想说的我们目前还是希望跟各种模式的公司都能服务好学生,我觉得确实我们相信会朝着互联网趋势走下去。

    王利朋:好,谢谢王总。晓东,您作为投资人,应该讲最关注的是一个行业里面的痛点,因为痛点就是机会。在您看来出国留学行业,尤其是在线出国留学行业,他的真正的痛点,以咱们投资人的视角是怎么看的。

    蒋晓东:在我看来,第一个是出国留学的整个产业链,不仅仅是留学中介,整个的为留学生的系统化服务的整个产业链,一定是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就是我认为是毫无疑问的。刚才也讲到了去中介化的问题,我完全同意,去中介化有一个过程的,但是用现在网上经常流行的,去中介化可能是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是一定会发生的。只是说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八年的问题。从我们投资人来讲,我们投资人来讲我们目前投资的是五年八年,如果是一年,两年发生的话现在晚了,赶不上了,要是五年八年发生的话今天正是时候。所以我觉得是去中介化。另外我觉得是产品化。就是说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手段通过O2O的方式是不是能够真正的把现在的95后的,2000年以后的新一代的留学生的留学当中真正想要的东西的需求把它变成一个O2O的互联网产品,我觉得这是原来的线下机构根本就不在考虑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我觉得是我们行业内的这个整个产业链里面包括,像51offer,沪江都在很积极的探索这个问题,就是说是不是有一个新产品出现了,留学,很少有人留学是为了我现在是学化学的,我现在是北京大学化学的,我到斯坦福希望能够学更多,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我想中国一百多年各代留学生有一点是不变的,我觉得就是说留学,大家都是抱着一个梦想,现在不是讲中国梦吗?都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甚至是讲大一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这一代人一起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个理想。我觉得大家是为了这个理想去的,既然是一个理想,就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点,你就能满足这个需求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是整个的一个AND TO AND的一个体验,能不能让他收获留学,是不是我能够出国,是不是能够申请上,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我出国挺盲目的,我的目标就是说算来算去申请的概率有多大,就是说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研究这个,回过头来看有一点傻。其实不太清楚自己出国以后到底要干什么,现在我觉得信息完全对称了,现在就是怎么样收获的问题,刚才讲到的问题很同意,刚才讲到土木工程,我觉得土木工程出去以后干什么呢?这个干的工作,在澳洲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呢?职业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待遇有什么不同?你同样是北大、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的,你的师兄,五年前出去的人干什么呢?我相信这些问题是一个人在整个留学的前中后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了解,需要帮助。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这样的东西,这样的需求对于这样一代人,我不相信能有不依靠移动互联网能够解决需求的方法,我看不到。所以我认为,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虽然非常同意刚才大家讲的,刚刚起步。但是我个人是从一个投资的角度对这个行业的整个产业链里面乐观各个环节的发展,我觉得是非常的乐观的。谢谢。

    王利朋:好,感谢蒋晓东。作为投资人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平时和创业者们沟通,我特别去希望引导创业者能够接受一个观点,就是说创业者本人是自己所在企业最了不起的投资人。因为你们投入的所有的资金,可能你的家庭幸福。如果大家认可自己也是企业最了不起的投资人的话,一定要以投资人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所以刚刚晓东作为非常成功的投资人的代表给我们分享了这个行业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链趋势的见解,我相信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的价值。我们也想问问徐总,您以及沪江的眼中,咱们看到的痛点在哪里,咱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跟英语相关的留学吧,你可以发散一些。

    徐华:这个比较窄啊。其实我觉得如果从单纯的英语语种国家的留学,有期望留学的学生的大的痛点就是只有一个,如何能够提高我留学的成功率,这是核心的,本质的东西,只不过业务模型上会拆分很多的细节。比如说现在我的水平是怎么样的,或者是说我现在的能力,我的业绩可以对应哪些档次的学校,这是一个小痛点,是不是?或者是说再往下走,我的性格和我对学习专业相匹配的情况怎么样,就是我毕业以后可以感什么,希望有一个信息或者是说帮助他来判断未来职业规划的一个工具也好,或者是说中介服务也好,什么都行。还有就是说出国留学的雅思和托福的学习,复习过程中,怎么样帮助得到高分,超越我的水平,我能够和其他人竞争的时候,保证脱颖而出,不被挤掉,这是小痛点,这是有很多的分析,分析出来的话会有不同的商业产品上去,满足了你的痛点。所以我觉得这一块是蛮有意思的,这个里面的话,我觉得互联网会出现,比如说刚才我说的信息对称的环节,互联网的查询都是免费的,而且很快,可以找到一些同行,比如说沪江网都有QQ群,相关已经出过国的,甚至是海外的学生在这里注册的,甚至是有校友会等等的,都有可能,这并不一定是沪江做的事了,更多的平台有这件事,甚至是帮你来服务了,还有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刚才提到了,我们也经常喜欢调查,像互联网我们调查出来38%的学生是非常在意互联网的帮助我拜托时间上的一个限制。可以让我反复的听课,可以让我不用准点去听都没有关系,因为毕竟可以放在网上。还有28%是因为可以帮助我拜托地域限制,我想出国留学,但是当地没有好的老师还有18%干什么呢?是网上课程更便宜,线下课程更贵,是吧?还有10%是什么,网上的课程更丰富。这个其实里面也会隐藏一些商机。如果说你真的可以利用互联网能够服务于专门与他向考到这个学校,专门有人进行辅导,我觉得这就是商机,甚至是可以一对一,可以收很多钱,现在一对一做雅思托福的培训也不止一家,甚至是上海有专门培训的互联网上市企业,现在估值都上亿了,一个很小的点就可以做,还有很大的空间在移动互联网上,说实话,大学生,年轻白领,很多的时间并不是空着的,上学的路上,等地铁的时候,可以拿出手机来完成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者是说信息分享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里也是有商机的,只要把握用户痛点在哪,这个商机是非常大的。谢谢。

    王利朋:刘总,能不能给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看到的行业的痛点,这个和您选择的业务模式相关,能不能分享一下您的观察。

    刘凯:我们接触很多的教育初创公司比较多一点,我们看来都是痛点,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痛点。今天我有一个朋友参加这个活动,他们做备考的,视频备考服务,针对美国市场。所以他们解决了一个原来可能在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视频跟一家美国的大学的老师做面试,这个成本非常高,但是一旦有了技术之后可以实现这样的一种服务。所以说在我们觉得每一个环节里面都有这样的痛点,只是切入点不一样,从中寻找自己的一个商业的目标。那我觉得就是说出国留学就是一个单独行业。其实不是一个,是教育行业里面一个重要的细分和其他的行业不太一样。好比比方说旅游行业,我们看到美国只有三家中国的旅游公司在美国上市,但是中国有很多的教育公司在美国上市。说明这个市场里边是非常非常细分化的。如果单独拿一个行业来说的话都可以变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做到很后面,很后面。包括携程自己都有自己的出国留学部门,这可能是外面的朋友不太知道,但是发现需求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美国留学之后,会发现这里面其实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原来可能是有贷款,比如说人人投资在美国专门为大学生提供金融贷款的公司。这也是一个痛点。还有很多公司做那种公寓出租,美国人不太像中国学生一样,愿意住在学校,不愿意住在外面。甚至还有旅游方面,机票方面的需求,还有金融支付的需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整个出国留学里面所会涉及到的一些环节。当然,我的分享,刚刚在PPT里讲到了生态圈,这个产业非常非常大,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把整个所有产业链条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全实现,这可能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所以生态圈在这个行业里面,因为涉及到的痛点多,所以你只能通过整合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把它去完成。所以在我们眼里就是说这个痛点是非常非常多的,只是大家选择的切入点不太一样。

    王利朋:好,谢谢刘总。因为您在国外20多年的经历,也想麻烦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看到的国外的跟留学相关的趋势,能够给我们今天在座的从业者有很好的建议。

    Catherine:留学的趋势我觉得现在学生有的时候做决定的时候比较晚。虽然比较快,他们决定做出比较快,但是考虑的时间比较长,从我们的数据去看可以看出来。还有学生现在考虑得不单纯是学校的排名,看的是作业方面,现在比如说我看的新的数据是在Live in 上面,他们现在从学校作业方面的排名看学校,学生考虑的时候可能不单纯是学校的排名,现在不单纯是专业的排名,可能是作业的排名变化比较大一点,还有就是说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出国之后,念好书之后什么实习的机会最好跟他们安排好,作业、工作我打工行不行,留下来你帮我找一个工作,这个也是一个现在很多的大学需要配合的一个新的,很多的企业怎么,很多的大学跟本地的企业,跟跨国的企业,给留学生那个实习的机会。还有最后的跟进他们将来毕业之后变成他们做什么工作,很多的大学特别有兴趣找毕业生,特别是做得更好的变成他们的很多的方法,还有就是说学生喜欢听毕业生说话,不大愿意听中介说话,因为他觉得比较准确,从第三方,个人和学生的个案,所以他们要求的信息的内容是很不同的。谢谢。

    王利朋:谢谢。那么黄总,您对国内外的情况和趋势应该也了解得非常透彻,能不能给我们在座的从业者一些建议。

    黄威:这个问题特别好,这个行业快速生长了20年了,到了壮年期了到了大的分化整合的期间了,浑身都是痛点,不是哪有痛点了,是浑身都是痛点,我们看留学服务业,我们把它看小了,应该看到一个大的国际生态圈里面去,我们看这个受众的话,我们记一下王总的数字,我们每年出去五十万人,其实在做准备的人,我们稍稍的乐观一点估计,至少要五百万人。那么这五百万人是代表了五百万个家庭。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这边,对整个高素质,高品质,多样性教育需求的这样一个家庭,他们都是准备让孩子未来出国,有的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这些的群体,明年要出国的,计划的至少要三百或者是五百万的群体,这部分的群体是非常有钱的群体,是代表着中国中高收入的家庭,看互联网上的UP值是最高的。做任何一件事,在这个大市场里能够抓住这个群体的刚性需求,这件事一定是一件非常非常大的事,是吧?所以从创业角度来讲,我们说我们要创业,我们在大市场里边做一件小事,我们说王总这边以小事为切入口,但是最后强调的生态,我觉得这是非常对的。那么说我们虽然是现在不叫中介了,我们叫做留学服务行业,放在大生态里边是国际教育生态,国际教育生态所带来的这些大的机遇,我相信我们作为服务来讲,都是去享受的。其实从痛点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话,留学这件事,其实就是学生和大学之间的事,他们俩发生关系,A和B。如果是中间要做一些什么服务,我们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得好会活下来,很多说服务得不好的事肯定会剔除掉。所以我觉得这个服务是一定存在的,会存在很多年,大家拼的事,谁把这件事干得比较好,是吧?大家把这件事,把A和B两边都弄得比较舒服,都添加一个添加价值,是吧?给学生添加价值,给大学添加价值,我认为这件事比较靠谱。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谈的是互联网,可能再过五年,我们可能会谈另外一件事。所以说这是持续变革的事情,所以我说机会永远在,并且这个市场也不断大,对传统的从业者来讲我觉得确实是不变不行了,不变的话甚至有一点晚了,在美国是更为分散了,完全形成不了规模,所以在美国的话我们也是在做整合,整合互联网这边的升学服务,我们叫做升学服务,是吧?其中做一个好玩的业务是做一点广告啊,这也是在中国这边反应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培养了无数的专家,这些专家都能够去创业了,但是没有办法,有一些解决不了,还需要在大机构里面生存,这些机构也是说着号召着起义,一定会起到交易撮合的模式,这个有一个非常大的商机,像你有空房,我有租房需求,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关系,这一定会在这个行业中出现,什么时候出现说不好。因为确实我也不是特别懂。觉得应该会出现。谢谢啊。

    王利朋:谢谢黄总。我想目前确实处于这样一个互联网改变一切,甚至是所谓移动改变生活的一个大时代背景。应该讲迎接互联网的怀抱是大势所趋,不要说咱们留学行业,像这种房地产行业最近有若干个非常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找到我们探讨可能的各种O2O的投资或者是并购的机会,我想对我们出国行业正是如此。时间关系我们最后请王总给我们做一个总结陈词,好吗?

    王影:谢谢,实际上刚才咱们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趋势,我相信在座每一位都是相信趋势,但是过去看到的是大家相信,但是不做,我觉得我们几位做教育公司的人一直在呼吁,其实我们每天做的事就是在呼吁,告诉我们提供什么价值,这个时间已经变了,但我们总是在说,听的人,当然是会越来越多,但是速度太慢,刚才说了,每个人不希望这个东西真正实现的时候,你已经落后了,所以我想说大家是不是可以更加积极的可这个趋势,更加认可它,这样的话才能走在这个风口上。第二个,我们这种互联网性的公司出来,都习惯谈需求,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认为任何一家公司在这个市场上存在的原因都是给用户提供价值。这个是任何公司,甚至是学校等等,任何商业机构存在在市场上的唯一原因。所以这一点上,互联网公司在这些方面,每天我们谈的是解决用户痛点,用户痛不痛,我们要把它解决掉,为什么?这是我们企业发展之本。看看很多其他的企业,很多在这一块,至少对互联网公司没有这一块的追求,所以我也呼吁大家是不是也能够对我们留学生想出更好的产品,让他节约钱,做更好的体验,想做很多事,我们网上有一个产品,这么多年,也发现行业里有其他的公司在做,这些办完学生不管了,这些学生会来我们网上找飞机飞到国外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样的朋友一起飞,有没有想过一个女孩子出国的时候,拿着一大堆东西,那是多么痛苦,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一直在寻求,能用这些事帮他们,我觉得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能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是处于互联网,是因为他提供的价值,这一点是我想跟大家提一下。最后因为我们也是这次活动的组织方,还是非常感谢各位的参与,我也希望我们这个论坛能让大家学到东西,好吧。

    王利朋:感谢王总最后的总结和分享,时间关系,我们已经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点,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台上所有的嘉宾,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各位嘉宾毫无保留的分享了他们对互联网的看法,我相信他们最专业,以及最中肯的建议一定能让大家有所收获。说不定就是在刚刚一个新的想法,一个新的模式,就在各位脑中开始生长。我们留学行业的发展,除了我们国内同仁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海外院校的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有请来自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生物医学学院的院长Chris先生为我们致辞,请看大屏幕。

    Chris:我首先我想感谢主办方,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这样的活动,首先我想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是来自于大学,从你们刚才的演讲中,我得到了两个启发,你们认为学生和家长,他们正在使用互联网来选择大学,而这个趋势越来越重要。但是,大学也应该去学会使用互联网,而且我们知道目前这些大学并不是非常擅长使用互联网这些工具。第二个启发是刚才得到的,就是说学生,应该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不管大学,还是说其他的机构,尤其是传统的大学,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留学中的核心,其实学生应该是留学中的核心,而不是传统的大学,这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所以从刚才的演讲嘉宾的意见中我得到了这些启发,我觉得学生应该是这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最核心一环,我有一张幻灯片。在等待幻灯片的同时,我想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Chris,我是纽卡斯尔大学生物医学院的院长。而且,今天有可能让我在这里发言有一些奇怪。事实上我在教学生涯中,有教过了1100名学生,其中,差不多200名是国际学生,所以我的国际学生非常之多,全球各地都有我的学生。同时,我也认为有国际化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肯定会找到我的幻灯片的。那么下面纽卡斯尔大学,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纽卡斯尔大学。这个大学事实上拥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了,开始我们是一个医学院。差不多在200年前,我们叫做太恩湖畔的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断的发展,我们变成了阿姆斯特朗学院,我们主要是发展生物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进一步发展到1963年,我们成为了太恩湖畔纽卡斯尔大学,我们从之前的阿姆斯特朗学院分离,然后我们最终成为了纽卡斯尔大学,这是我们的发展历程。我们大学在全球排名很高,在英国排名差不多22左右。在全球排名可能是127位左右。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全球排名中是属于前列的。因此而言,这些大学是非常知名的,那么,在全世界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纽卡斯尔大学在哪?不了解我们的大学,实际上我们大学在英国的北部,因此,我们需要去努力的吸收这些学生,吸引他能够来到我们这个地区,我们是在英格兰的北部。我们有很强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有很强的能力帮助我们去招聘一些别的学生。但是,在全世界而言,我们知道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提升。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到我们学校学习。因为这样的特殊情况和地理位置经常去全世界进行推广,向大家展示我们大学是什么样子。这是我和我的几个学生的合影,看一下下面的几页,快进。这是我刚才所讲的关于大学的历史,看这一页,是证明了我们有中国的毕业生,他们来到了纽卡斯尔大学学习,并且历史非常悠久,在北京的医学院,这是我们的校友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所以说我们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之久,而且历史非常之强。这张PPT展示了我们纽卡斯尔大学的简介,纽卡斯尔大学位于纽卡斯市,英国的大城市之一,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我们这个城市的中心在哪,我们的大学是在这个图的边上,所以说这个城市是非常的简约而密集的。这个大学的简介和古老的大学一样,有比较传统的学科优势,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经常有中国的大学去纽卡斯尔大学学习这样的科目。同时我们还有语言学科,也比较欢迎中国学生。我们同时也有一些医学和科学方面的一些员工,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可能招聘更多中国学生来学习医学、农业、工程学,最终我们还有自己的医学科学。我们有自己的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目前我们看到有许多的中国学生展示出很强的兴趣,希望能够来到我们纽卡斯尔大学学习这种生物医学科学。同时很多学生还希望来到纽卡斯尔大学申请PSD,所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到纽卡斯尔大学。另外我们这个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我们有另外两个校区,其中一个医学院在马来西亚,另外一个工程学的校区是在新加坡。所以说我们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和校园。传统而言,纽卡斯尔大学会利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方法,比如说去全世界推广和学生家长进行会面,和中介进行合作招聘学生。但是今天,我想谈论一些不同的观点,那就是说我们如何去使用这些社交媒体来帮助学生呢?来吸引学生呢?我们如何能够帮助这些学生。我们知道这些社交工具在中国并不可定登陆。这是我们在英国比较受欢迎的社交工具,包括Facebook、twitter等。大家可以知道我们第一个官方媒体发展策略是在2013年,也就是去年才真正开发出来。我们有自己的Facebook的账号,还有其他的twitter的账号。因此这样的社交媒体发展策略,是由大学所开发的,而且他告诉我们说要在网站上公布一些事情,公布一些学校的信息。因此,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关注我们的大学。这些我们社交媒体的一些网站,我们有自己的大学,包括我们的新闻办公室和校友会,以及国际招生办公室,还有我们的网站上也公布了一些服务,包括其他的就业服务。大家可以看到在所有的大学中,并不是很多大学都使用这种社交媒体。我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展示一下我们如何去使用这些包括Facebook的社交媒体,我们经常用Facebook和twitter,我们有自己的twitter账户。同时我们在中国也有微博账号。尽管它是在今年年初开展的,但是它并不是我们官方的微博账号。所以说我看到我们的粉丝并不是很多。另外我们纽卡斯尔大学的中国部招生经理,他也在努力工作,也有自己的微博账号。我们大学的进展非常之慢,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的采取这些社交媒体工具。所以说我们仍然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来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和工具的。那么如何来使用这些社交工具呢?我们使用这些社交工具的目的很强,我们使用社交工具来给当前的这些学生,在读学生公布信息,这是我们一个大学的网站,网页,这是我们另外一个网上的信息,会告诉学生学校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件。另外,这是在网站上公布学生有一些疾病,包括脑膜炎和败血症的常见体征和症状是什么,这是网上的信息。这是我们学校的医学院,这是我们生物医学院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你可以找到关于就业的信息和其他的信息,我们进一步的拓展我们想使用同样的网站来使用社交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信息,尤其是一些潜在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来我们学校访问,在一些开放日来我们学校。这是一个例子,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去问问题,问一下我们学校有那些课程和设置,另外也是一个开放日,我们所主办的活动。这是我们的微博账户,我们登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在每天,在今后几天中国的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上海都有各种各样的推介活动,我们正在努力吸引一些潜在的学生来我们纽卡斯尔学习,这也是对我们纽卡斯尔大学有利。因此社会,社交媒体正在得到有效的使用,来实现不同的目的。在twitter上面,你可以和在读的医疗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因此我们现在正在逐渐的改变工作的重点,那就是说要传递一些营销的信息,这是关于我们的商学院,还有包括我们全球的排名。另外这是关于我们不同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这是关于我们在全球排名一个细节化的信息。因此我们还要使用同样的网站来实现社会化的工作。这是我们实验室的学生在工作,同时来用这种社交媒体庆祝他们的毕业和庆祝学生参加的活动,以及庆祝学生参加一些竞赛,都可以使用这种社交媒体来宣传,这意味着我们有不同的社交媒体,有Facebook、twitter、微博等。但是,他们可以实现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想要使用这样社交媒体来实现招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综合的使用。这是我们综合的图片,展示我们在全球的推广,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思考。首先,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社交媒体来给未来潜在的学生进行推介的时候,我们和当前在读的学生进行交谈的时候应该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还是说在不同的国家使用相同的社交媒体呢,在中国使用微博比较适合,为什么使用社交媒体呢?我们用社交媒体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因为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实现招聘,登一些信息,可以发布,可以实现社会化工作的传播。我们是不是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社交媒体呢?是不是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使用了这些社交媒体,是不是应该有效的使用,在目前社交媒体从大学角度来看,纽卡斯尔是刚刚进入,我们需要去学习来使用这些社交媒体,我们有敬业的员工和教师,我们必须在每周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我们一些教学的员工,像我一样。我们也需要去了解如何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帮助学生,来招聘学生。实际上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比刚才70年代出生的嘉宾更高一些,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呢,是不是每一个不同的网站上发布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信息呢,在Facebook上和微博上是不是应该发布不同的信息呢,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最终对我们大学来说有一些争议,我们是不是应该将社交媒体服务进行外包呢?因为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观众中有很多是社交媒体方面的专家,是不是将这种服务外包给你们,让你们帮助我们使用这种社交媒体呢?所以说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大学内部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和推介。这是我的演讲,大家有问题,我很乐意回答,谢谢你们的时间。

    主持人:非常感谢Chris先生的致辞,没想到他对中国的社交网络如此熟悉,可见对我们中国市场做了很多的功课,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科技媒体,互联网观察人士对于中国的互联网留学的看法,看他们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新的观点。有请动点科技的创始人卢刚先生致词,请看大屏幕。

    卢刚: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抱歉迟到了三分钟,所以错过了刚才演讲的时间。很抱歉,首先也非常感谢51offer的邀请,让我们在这个,我是算一个互联网人士,参加过很多所谓互联网行业的大会,所以在这次接受邀请过来的时候,我在想应该讲什么,如果只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讲,好像我们也可以讲很多。因为我们去看这个行业,如果从投资也好,创业也好去看这个行业,实际上现在大家谈论的最多的应该是三个特别火的行业,除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非常火,很多人在做,很多人也在投。互联网金融,很多人也在做,很多人也在投。放在第三个就是教育行业。我觉得金融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实际上教育和很多其他的行业一样的,像金融业一样的有很多的空间,这是大家为什么聚在这里讨论和分析在教育行业做什么,特别是在出国留学这个行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包括大公司,他们现在做什么,出国留学也好还是说国内的教育也好,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成功了,有的死掉了,实际上很多东西确实可以分享,但是我觉得和刚才我到这个现场我发了一个微信,我发现我的第一感觉是说这一下子把我拉回了我留学的时代,所以我觉得今天我的演讲,取一个名字好像可能跟留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我相信如果大家听到我演讲的话,会相信大家有一个感觉,留学这段时间对我人生来说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悟,所以我想从今天的演讲角度,就是很单纯的,就是一个我是一个留学,也是一个海归。然后我是2001年到2008年在英国待了七年,而且都在这一个城市,上面有一点看不到了,2001年在这读硕士、博士,工作了整整七年的时间,都在这里,其他的地方没有去过。在留学七年对于我来说,这里留学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像我的第二故乡,因为在那里有太多的美好回忆和蓝天白云,我特别留念英国的夏天的蓝天白云,到北京和上海看到云和天特别有感触,我六月的时候专门到英国去度假待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让我很难忘,而且这段时间,我做过非常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之前在一个,华师大,读本科的学校做分享的时候,如果我能想起来我在英国做的特别有意思的几件事,我觉得可以算我做了,那段时间特别闲,我做的第一件事,我觉得当时我做了一个叫做中国足球协会,如果大家可能还是那个年代的话,我是1978年的,刚好那个时代很多人在英国踢球,所以那个时候组成了中国足球协会跟他们一起踢球。当时还做了一个乐队跟留学生一起玩音乐。还一边可以读书。

    另外我觉得特别无聊,养了两只猫,最后2008年回来的时候,本来想把猫留在那,后来舍不得,把两只猫从英国坐飞机托运回上海,现在还养着,已经老大不小的两只猫了。所以做了很多事,在英国当时也创业,英国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当时还在英国注册过公司,实际上做得挺有意思的,当时没有想到说我在创业,因为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我喜欢编程,我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东西,当时在英国做了一个像黄页,英国和中国的商务,你到网站以后可以查到很多的像专卖店啊,可以查到,我们和中餐馆去谈合作,如果五块钱卖给学生的话,学生拿着这个可以打八折,可以跟店家谈的,当时做了很多的事情,像玩票一样,没有太多想去这是我创业了,当时是一个学生,觉得应该去玩一下新的东西,所以回过头来,去看这段日子,我做一个科技媒体,在国内做得不错,我们和国外最顶尖的科技媒体也是一个合作。觉得感觉挺复杂的背景,都是在我的生活,特别是在英国的生活,一直在不断的教会我很多东西,我觉得说得小一点增加了我的眼界,说得大一点是改变我人生观的东西,今天我们讨论出国留学,在座很多专家,在这个行业比我懂很多,我相信大家听到这个一些故事以后,一些分享以后,我希望给大家一些,不是说新的,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个留学,作为一个留学生来说,或者是说作为一个帮助留学生成功留学,或者是说从国外回来的从业人员来说我们到底应该给留学给来什么样的价值。因为我们看到过,作为我回国,我觉得我从来没有递交过简历,学生时代到现在,学生不算创业,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创业,没有去过一个大公司,我在英国工作,在法国公司,两个公司都是创业公司,回国以后,做的第一家公司拿融资,那个是创业公司,现在那个公司已经死了,现在做第二公司,也拿融资,现在实际上都是在创业,作为创业者来说,我觉得我们去看这个行业也好,看这个留学经历也好,有的时候真的会想我们这么久的留学经历,到底能够把留学的东西和经验,到底回国以后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因为我们去看中国的行业,有的时候真的会觉得特别的遗憾,觉得我们去看到很多在国外很有创新,很有创意的服务,回到中国来,我们经常谈的是商业创新,我们很少去说,很少有哪几间公司会告诉我说我是一个以科技驱动创业公司,因为都是复制国外的,回到国内以后,加上很多商业创新的东西,我们不能说这个不对,至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创新的东西,这是我自己做的媒体的名字。那么从这我自己创业,我写了一个博客,叫做动点科技,我按照自己的爱好写中国互联网,用中文或者是英文,老外关注中国的互联网,但是没有媒体写,这个博客我来写,2010年开始写,2010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说,你应该坚持这个爱好坚持的五六年了,应该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所以我那个朋友,他说我给你一笔钱,你拿这笔钱建你的团队,写这个博客,2010年到现在一直写这件事。所以一开始的话,我觉得我们开始做一些行业聚会,五十人开始,到一百人,八月份在北京做的时候,我们自己做的大会有五千人,所以这个行业的很多人都来了,你看这个行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中国的创新到底是在哪里。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我经常和投资人在说,如果你要投互联网的话,一定多关心一下留学生创业的这帮人,他们在做什么,如果说大家创业这句话不是很中听,我觉得在中国本土创业的创业公司,好的创业公司的数量真的不多,虽然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创业是一个大潮。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也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觉得要到这张图一样,大家觉得第一眼看是一个视力图,你仔细看的话,实际上代表了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从英文、中文开始,你要看这个世界,因为每一个地球上的角落发生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你要去理解,去英国留学,美国留学,去哪里也好,你要了解每个地方的文化,你要知道每个文化在孕育一帮人,每一个文化都有新的点子,也感谢我的工作,在过去差不多两年三年去过很多地方,每一个地方去采访也好,拜访各种各样的会展公司也好,这张图上一样,可能大家看上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过,这是耶路撒冷的哭墙,对我冲击非常大。大家去以色列的新闻联播,过两三天会听到以色列那边在打仗,在干什么,但是你会发现我们去耶路撒冷还有去特拉维夫,对我冲击特别大的,就是说你在耶路撒冷会看到非常非常前虔诚宗教信仰。我不懂,有一个地方放了一个石板,我听别人说这是耶稣死之前躺的石板,很多人跪着进去亲一下那个石板,我当时觉得我不敢进去,我觉得太神圣了,我们回到特拉维夫的时候,这是以色列的本地网站,你看到特拉维夫,以色列现在七八百万人的人口,按照以色列的人说法,周围不是敌人就是大海,自己没有资源。但是你看这些数据,在以色列七八百万人,每一千八百个以色列人就有一个人在创业。如果去看创业公司的话,以色列的创业公司的绝对的种数,仅仅排在美国之后。你如果再去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这个公司的话,实际上可能很多不知道在美国第一,加拿大第二,以色列排在第三的,只有七八百万人口。如果你想得更多的话,实际上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大家都在用QQ,但是大家知道QQ的圆形是ICQ,ICQ是以色列人做的,包括每个人包里面的USB都是以色列人发明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色列做的。你问以色列的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科技创新的东西,他经常给你的,好几个朋友给我回答的是一样的,他觉得他们国家没有资源,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有战火的威胁,对他们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科技创新。所以说他们要把他们只能从科技去创新,去做很多的专利的东西,他们自己没有市场,所以只能把这个专利卖给其他的国家的人,比如说大家觉得USB不是美国人做的,不是,确实是以色列人做的。到以色列你会感受到创新的力量跟中国的确不一样,大家知道在国内有一家美国车,特斯拉非常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特斯拉并不是第一家做电池汽车的,真正第一家做电池汽车的是以色列公司。我们去参观总部的时候,这非常有意思,我们是差不多周五去的,当时听Better place的员工给我们讲他们的故事,然后到第二天,是周一,就是他们的公司破产了。八亿资金烧完了,这是一个故事,你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以色列人革世界人民的命,大家看到特斯拉这部车做得非常的酷,就是高端的,做跑车,就是为高大上的人群去做的,但是这家公司做的是什么,他希望自己的电池技术能够被所有的汽车厂家去使用,所以他们最开始很雷诺推他们的汽车,他们希望他们的技术能够被所有的汽车行业,每一个品牌都能用实际上他去做,他的决心很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希望去革每一个汽车品牌的命。因为你如果去看现在的话,基本上每一家的知名汽车品牌都在做自己的绿色汽车,电池汽车,这是这家公司去做的。他还要做的是他的电池技术能够取代所有的加油站,他希望每一个加油站不是为了加油,而是换电池。按照他的设想,每个汽车都用他们的电池技术,你去加油站的地方不是去加油,而是换一下汽车的电池,这样的话是革石油行业的命,他们希望电取代石油,虽然他们做一个很大的梦最后失败的。失败不要紧,我们看到很多不知道这个公司,未来几年不知道这家公司会不会有名气。他们要做的是像这张图上一样,是针对很多的一线城市,包括北京这样的人口非常紧密的,稠密的城市建立一个城市里面的交通工具,怎么样去建呢,不是修高架也不是轻轨,是在高楼大厦外面支一个钢架出来,外面跑这样一个东西。他们觉得按照他们的计算,这样比建一个高架更加的实用、经济、快速。而且真的是融资很多钱要做这样的事,这是以色列人做的。那么当你去美国的时候,你会发现美国是什么文化,是非常自由,非常开放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有很多的想法,你会觉得当你踏上这个硅谷的那片土地的时候,你觉得好像人人都在谈创业,人人都有非常好的想法,所以你去美国的时候会感受不到生活的压迫力,很多人都在创业,做的很多东西不知道他们怎么样赚钱,但是他们在创业,大公司愿意买他们。像谷歌IO一样,每年办一个大会,前年去的时候刚好发布了这个谷歌眼镜,当时你会发现特别震撼,几个飞行员,直接从这个飞机上跳下来,带一个谷歌眼镜,整个是现场直播,那几个跳伞员直接带着谷歌眼镜跳到大会的顶楼,骑一个自行车骑进主会场非常震撼的画面。晚上的时候我经常开玩笑说,谷歌开一个大会是满足了所有的谷歌程序员的梦想,因为那里有非常酷的技术,还送你很多的硬件,我们去两天的会,送给我四样东西,一个手机、一个平板,还有两样谷歌的产品,这个东西都是他们免费送给你的。晚上的话有大的聚会,里面有机器人和美国很有名的乐队,摇滚乐队,美国就是这样的文化。那么他的用他不一样的创新。还有一个是像这个可能很多的朋友不知道,这个叫做Bluesee,这是一个孵化器,实际上他们要做一艘船,这个做什么问题,多人想去美国创业,但是会涉及啊签证的问题,他们会建或者是买一艘船,停在公海上,这里面就是孵化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过来,又可以很方便的到美国,但是你又不用去太担心签证不能在美国太久的问题,就是停在公海上的。而且他们的投资人里面,包括投Facebook和twitter的早期投资人都投这家公司,所以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出现。那么这是刚才说的特斯拉。还有一个是每年三月份有一个SXSW,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会,做了快三十年了,最开始是音乐的盛会,一个音乐节,现在他把音乐、电影、科技结合在一起,去做的时候会发现真的去玩互联网的,去接受新事物的人,反而不是在一天到晚开会的人,而是玩音乐的人,大家知道twitter这些人,他们真正被行业关注,被更多人关注,是因为他们去了这个SXSW的活动,做了很多的曝光,很多年轻人开使用他们,接受他们。在这个地方,九天时间每天都有几百个行业的参与,听累了,这几天有四千个全球的乐队,可以到吧里面听他们的唱歌和看电影,整个像大聚会一样。刚才提到了在美国有最近出了很多新公司,被收购,被买掉或者是上市,这家公司也是一样的LBNB,你看这家公司现在做了快六年左右,2009年有一个想法,现在五年多,这个公司估值一百亿美金的估值。这是美国人在做的事,可是他们不会关注很多的生计问题,不会像以色列人一样,每天想到怎么样去卖专利,他们要做的是为生活去做一些体验的东西。你再去看日本,日本有很多的东西,大家说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可能很领先。但是很多会,现在的日本在做什么,就是说跟这里看到的一样,是跟这两个人一样,你知道哪一个是真人,那一个是假人吗,可能第一眼分不出来,这是日本的仿真机器人,左边是真人,右边是做的仿真机器人,机器人,人在背后,如果有一个人扇一个机器人的脸你可以感受到,它有很多的传感器,可以说话,可以帮你做很多事,这是日本,这是一个高科技的东西,我们国内机器人是一个新产业,但是离这个距离有多远,不知道。我们去芬兰,如果大家去北欧的话,如果关注互联网北欧有一个特别大的行业,叫做Slush,但是芬兰这么小一个国家,有多少人,很多人实际上都知道他们的创业公司名气最大的是愤怒的小鸟,是一个芬兰的公司。但是你去看芬兰的创业大会的话,这个上面有一个创业大赛,前年他们创业大赛的第一名,你看到他第一名的公司叫做Fishbrain,这是干什么的呢?这是帮助你钓鱼的,最快的钓到鱼,这是社交网络,北欧人大部分喜欢钓鱼,而且从事的行业,认为钓鱼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发现他们的创业方向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帮助解决生活问题。大家知道愤怒小鸟很有名,如果玩游戏,另外一个游戏叫做部落战争,CUC,也是一个芬兰公司。和刚才的不一样,刚才这个公司已经是快有十一二年的时间了,做54款游戏,55款的时候做了愤怒小鸟,让这个公司火了,不然这个公司快死了。现在这家公司做了四五年的时间里,但是从他成名的时候只做过两款游戏,公司做了两年,两年前的收入,我听说每天的流水有一百万美金,现在比这个多了很多。这是在芬兰一个小国家,他们尤其怎么样去征服世界,包括刚才提到了,虽然说诺基亚都在走下坡路,大家也知道诺基亚也是在芬兰起家的,我上周去俄罗斯,去年也去过。俄罗斯看他们的创业,里边有很多的学生也在做创业。当时给我一个邀请是说这是Startup Village,这个大会就是在村落里面,也是没有棚子的,当天还下雨,大家披着雨衣参会,你看到俄罗斯的创业方向,到我们这,到中国的话,每个人说什么云服务、智能硬件,互联网,俄罗斯不谈这些,他们谈的是空间技术,谈的是城市发展。所以每一个地方还是回到了刚才说的,我们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如果你要做什么,不管是你在什么地方,真的要熟悉这个,我们去谈很多孵化器,我觉得很多的时候,孵化器只是一个孵化作用,你要谈真正的痛点在哪里。上周我去了印度,这是在班加罗尔,在街上拍的,以前不知道,去了以后真的是街上会有牛,有马车,会有很多的街边厕所,只要有墙就是可以上厕所的地方。就有很多的地方。你会发现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创业,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现象说,我回来以后写一篇文章,印度看到了五年前中国互联网,如果你去看,不知道的话,在印度现在排行市场占有率最大,最高的手机上的浏览器是UC,UC在印度是有35%以上的移动市场占有率,还有中国的公司,现在在印度的,包括金山的猎豹,他们在印度做得非常好。所以这是一种变革,如果在台湾的话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台湾像这边放的图一样,这个担子我觉得是二十年前大家还足够大的话可能会玩过这个东西,那边有很多好吃的夜市,但是夜市的话,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会发现去夜市烧烤的小贩,都是帅哥美女,当时去为什么要玩,不是应该创业的好年纪应该做这个,对于台湾人来说,他们受的教育非常高,对他们来说没有生活压力,可能去街巷卖小摊比创业赚钱多得多,很多人梦想开一家咖啡厅,守着一帮朋友玩,当时觉得台湾很好,创业人在哪里。回到中国的话,你会发现上周我们参加一个电视节目,中国觉得现在最能打出一个牌子就是便宜。别人一个手环卖一百多,两百美金,在中国一个手环就是79元人民币,就是打一个牌子,不敢说好不好,真的我们讲了这么多年的人口红利,这么多的,五百万人学生想到国外去留学,每年可能去50万人,这么高的人口红利,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变成人才红利。这么多人五百万,五十万出去的留学生回来以后到底能够帮助多少留学生回国创业,能够做一个好的,有创业的公司。这个世界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很多了,像后面很快的,这里看很多的这个情节,很多,不知道多少,五年前中国人最讲什么,亲情,你在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是多么温馨的时刻,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坐在一起就像这里一样,一家人都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心已经不在一起了,我们看的不是春晚。我们看到很多新东西,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跟留学一样,我们看这个行业,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看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把眼光放开一点,我之前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个电影,钢铁侠,实际上最后可能有几个很快过一下,给大家一些启发吧。如果你去看钢铁侠,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科幻的电影。但是如果真的去分析这个科幻电影到底离我们现在,钢铁侠离我们有多远,实际上并不远,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去增强现实,有很多这样的画面和虚拟的有交互,你看Oculus这家美国公司,被谷歌收购了。中国的公司也在做,这个公司叫做以视。钢铁侠的头盔也好,衣服也好。现在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眼镜、手表、颈环,再过几年通过机场按键的时候,可能出来就是这样的,都是可穿戴设备,还有非可穿戴的,就是一个坐垫,在这里可以监测你坐姿好不好的。我们看钢铁侠有很好的,很现代化的家,我们看这个智能家庭,这家美国公司被收购了,也是一个智能家庭监控的东西。买电视并不一定看大小了,像这里写的一样,电视卖的是什么片子、用户、游戏卖的是平台了。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高级的出行工具,但是我们看到了有很多的,这是一个其中一个人是中国留学生创业做的,烽火轮,是戴在脚上的,这是一家中国公司,大家看得比较多,这是智能滑板车,是一个香港人做的。我们去看这个很多的交互实际上你去看现在出了很多的东西,是美国人做的,用USB插在电脑上,可以识别人体动作的。还可以识别眼球的,不用手去翻,用眼睛一动就可以了,这个戴在手上,手一动就可以开灯关灯了。这是印度公司做的,在电视上玩绿洲,就不用真的枪了,用手指就可以玩游戏了。这是我最后了,我觉得生活,我们自己在做孵化器,真的来想,我自己在英国待了七年,真的对我来说影响很大。我觉得去看到很多的新东西,看到很多很细节的东西,让我知道了说我未来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走。现在很多的创业者我觉得是一个建议。当我们去创业的时候,真的应该知道我们生活需要什么,如果要去走出国,要留学,真的想想说你留学的未来是什么,你想要做什么,像这里写的一样,成功还是失败,真的在于说你是不是抓住了身边的小小的细节,就可能会成功,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卢刚先生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国外的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新鲜的例子,我们也是希望,用科技,用互联网改变留学,今天互联网留学产业已经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开始了野蛮生活,我们曾经用裂变中的互联网留学来形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海外机构和学校的关注,下面我们进入今日峰会的第二场圆桌论坛,变革时代下互联网留学未来路在何方,请看大屏幕。

    朱虹: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下午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分享本次峰会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这个环节可能会讨论一些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解决性的问题。就是关于这个互联网跟招生院校之间如何建立更好的关系,互联网怎么样帮助我们海外招生院校更好的招生。提升互联网在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更好的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更加多彩的用户的体验,学校怎么样去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来招生,这是我们这场论坛的主题,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讨论嘉宾,应该说都是校方代表,请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Lauro Liu:大家好,我是英国赫尔大学中国区的主任,负责所有赫尔大学在中国的关系,就这么多。

    Marisa Furno:大家好,我叫Marisa Furno,我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我们是澳大利亚排名靠前的大学之一。我们排名在452位,和上海交大排名比较相近,物理方面我们的排名和上海交大比较靠近。

    Sunnyguo:大家好我是来自加拿大驻中国区办公室,我是负责人之一,我们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私立学校。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学校,谢谢。

    王玮华:大家好,我是北美高中联盟的总裁。王玮华。我们公司做的事是帮助美国和加拿大180所,接近200所高中和初中做他们的校方代表,包括招生、对学生的管理、对老师的培训,以及风险评估等等的东西。我是1998年跟着父母一起去的加拿大,在那边自己读的初中,后来读的高中和大学。整个一个过程我自己经历了留学的成长,刚才说的有从很少道不掇,现在稍微多一点。下一步多多少不仅是多少,还有多的朋友。

    Jessie:我曾经作为一名海归,也经历过选择国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申请的过程,所以我也很开心和愿意和我现在的学生向这样信息,我们大学每年收到很多中国学生的喜爱,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互联网的平台来推广我们学校,希望更多更优秀的学生申请我们学校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以及我们和其他教育集团合作的育科,谢谢。

    Chris:大家好,我叫Chris。我是纽卡斯尔大学生物医学院院长,我们有这种责任招聘全球的学生,招聘医学院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我很高兴能够跟中国的同仁一起交流,能够和你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希望我们在中国能够更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林龙:大家好,我叫林龙,是51offer的副总裁,我做留学行业已经14年了,但是我是一个土鳖,我是留学行业的老兵,但是是互联网行业的新学生,我之前出过一个马拉松为主题的网站,也做了一个小小的自媒体,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朱虹: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可以看得出来,在座的讨论的嘉宾,四位是大学的校方代表,两位高中的校方代表代表。我们讲第一个话题,学校怎么样利用互联网工具更好的为学生进行服务,互联网工具怎么帮助学校进行服务。刚才我们已经在主题演讲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应该说现在学校主要服务对象是90后,甚至是95后,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90后的,就是未来这批学生,我们的学校怎么样通过互联网去建立一个与90后需求相符合的院校。当然每一位嘉宾都有回答的机会。刚刚我们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我们纽卡斯尔大学的教授也进行了演讲。还有PPT的展示,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先请我们纽卡斯尔大学的代表Jessie。

    Jessie:今天我们讲了太多关于90后的话题,现在他们成为申请国外院校的主力军,我觉得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机不离手,现在很多年轻朋友出门在外如果不带手机的话会产生不安全感,这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和外界失去联系,另外一个方面是信息的共享和掌控。作为我们大学来说,我们针对这样的群体也有自己的一些通过互联网的APP,比如说我们Chris有介绍到我们有自己的Facebook、twitter等等都是官方的。我们国内也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以及我自己的工作的微博和大家沟通。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在互联网方面,迈出的的一步,在中国市场上我们会在这个方面关注得更多一些。

    朱虹:非常感谢,我也想听一下其他的大学的代表,如何满足90后学生方面来通过互联网提升自己的学校的形象,更好为90后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Marisa Furno:比较相似,我们也比较开始在努力使用twitter和其他的社交工具,我们的工作非常的出色,而且效果良好。我们正在努力的和其他大学合作,希望能够利用社交媒体使我们社交更加现代化,同时我们有员工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微博账号。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天24小时在线,因为那样的话人力成本会很高。我们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与他们的工作时长,我们同时也会努力花时间登陆这些网站。我们知道在中国我们有很强的竞争者,我们也希望能够进入这个市场。我们希望能够考虑在未来是不是将这种服务进行外包,还是说更好的进行媒体方面的拓展。

    朱虹:我们澳大利亚的校方代表。

    Lauro Liu:我忘了给我们做广告了,我们是1928年成立的,也是一所老大学,在中国有几年市场的经验,今天开会的话,感觉压力扑面而来,因为有太多的新东西,所以这个挑战非常的大。怎么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和学生走得更近,可能像刚刚两位代表说的,每一位大学到官网上一定有互联网的工具,包括twitter和Facebook啊,包括中国的微信,我觉得我们更挑战的是我们作为大学在中国的市场上怎么样能够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个性。我觉得可能这一块更为挑战的。因为技术的问题我们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外来的力量。

    朱虹:非常感谢,这是我们大学校方代表的观点,我想问一下高中校方代表的观点,因为高中的群体和大学不同,所以满足90后甚至是更往后的00后,不知道两位高中的校方代表有没有更好的举措满足学生,提升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Sunnyguo:这个问题我们高中学校对于90后,95后基础的更多一些,体会更深一些。我们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录取比例来看,低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我们学校现在面对中国这部分的学生群体,我们也开设的微信的平台,我们目前的感受是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像51offer这些帮助我们院校准确捕捉到这样学生的受众,我想作为高中的这部分的学生群体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在中国有这样的专业的,并且准确帮助我们分析到学生需求的平台。我觉得是我们目前为止比较急切需要的。谢谢。

    朱虹:谢谢,接下来我们问一下王先生,大家一直说90后,当然90后也分国外的和国内的,不知道这两个不同的群体,有什么样相同点和什么样不同点。

    王玮华:我觉得首先我是一个80后,我长得比较年轻,不是90后的专家,提不出非常多的观点,刚才几位讲的,关于中美文化的差异,我觉得可能是从很多意义上是跨年代的,不仅仅是90后的美国和中国的学生有多大差异,或者是说95后的中美学生有多大差异,我觉得有一点可以看到就是说我觉得这个年龄越往后,这个小孩儿越小,我们现在有很多是00后的学生在学校里面读书,两个文化的差异可能更小。很大程度上对经济、文化提升的开放,另外一个角度可能是说大家对信息的接触源更多。您问到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用什么样的互联网工具开发自己的学校也好,品牌也好,任何一个单方学校做一个平面上的突破是很难的。更加的从像51offer或者是说这种大的能抓取很多的平台性基因的东西,能让我们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的数据。留学的角度来说,可能现在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这样的东西,无论从招生还是说管理,还是说升学的出口,这个缺口是蛮大的,痛点也是蛮大的,这个战线非常长,想解决任何一个层面,光是出国前的申请,学生的角度讲,国外看怎么样最大化的申请,或者是说最大化成功的概率,这个点上还没有基本解决。像我觉得51offer也做了很多的这个方面的突破。

    朱虹:好的,其实我们两位校方代表包括英国赫尔大学和高中的校方代表都谈到了实际性的问题更多需要通过技术方面来解决,也就是说互联网公司来解决,所以我想邀请一下51offer的副总裁林龙,您来说一下怎么样通过学校更多满足90后学生的要求,可以通过什么技术方面的操作。

    林龙:我首先也不是做技术的,我给大家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刚才跟我们教育部出国处的鄢智勇处长,他跟我要了嘉宾的名单,我不是写给他的,而是发了微信,可能是五秒钟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例子是去年有一个英国大学在网站在中国两个星期打不开,中国学生在中国大陆有两个星期打不开这个英国大学的网站,是非常知名的大学,大学不知道,两个星期以后调整。这是第二个例子。第三个例子比较有意思,我们有一个网名叫做蛋挞的学生,去了杜伦大学,一个月前我们有一个老总开着特斯拉去旅游了,这个叫做蛋挞的学生成了他的粉丝,后来设计了很多的网站。为什么举这三个例子呢,刚才的Chris的例子非常好,举了很多的例子,首先学校要给一个清晰的定位,你要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还是借助互联网工具,这个非常重要,后者你想开汽车你不用去照汽车,而是买一个汽车,这个我觉得很关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你不够专业,你连中国人,你的学生在中国在大陆网站打不开网站这件事你可能都不知道。第二件事是要不要互动,我对90后不了解,我儿子是10后,我对10后很了解,他到超市买棒棒大,我让他买个大的,他买个小的,他觉得个小的好看,他更有主见,而且90后的更希望信息是主动获取,而不是你塞给我的,所以我希望更多和客户互动,要UGC。还有一个是和垂直类的公司,和我们这样的公司合作事半功倍。所以我觉得这三点来说给大学的建议,首先是关注中国市场,其次找好合作伙伴。

    朱虹:接下来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关于学校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和回报的问题。各位校方代表觉得自己的学校在互联网上的投入与回报是否符合你们的预期期望,应该说还是多少差一点。你们觉得在这个互联网上最大的挑战和难题是什么?我们从大学的校方代表说起。

    Chris:我想说两点,第一点,我想提醒大家,大学非常大,而且机构非常复杂,因为他们花了很长时间设置这些机构。另外,刚才您说这些学生他们的预期,越来越高,他们也希望能够及时迅速获取信息,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去做出不同的判断。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我们希望能够将数据发给合适的学生,正确的学生。然后能帮助学生很快的做出决策。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决策中获得最佳的益处,并不是像您所说的把信息塞给学生。

    Jessie:我补充一下,因为我是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刚才我们教授要谈到申请过程中的一个速度的问题。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投资与回报,作为我们大学来说,像刚才提到的,大学是个很庞大的部门,现在来说很难量化这个投资与回报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英国是有一个很专门的部门来运营我们刚才提到的Facebook、twitter这些,所有员工的投入,包括软件和APP的开发,都应该算在投资之内,现在就中国市场来说,我们没有专门的来做这个社会化媒体的推广。可能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依靠我们信赖的中介公司来帮助我们这样的推广。再次我也要感谢51offer,因为你们在这些方面为我们学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在学生和加重中得到很好的反馈,所以目前来说我们没有具体的说量化这个投资额。

    Marisa Furno:关于你刚刚所说的我们对学生对学校的需求,事实上根据你的观点,我们和51offer建立了非常有利的合作关系,首先对于大学而言他们需要有一种宣传能力,我们希望实现一种低成本的营销和宣传。因此这是比较关键的,就是成本的控制,关于澳大利亚的大学,我们面临很多的压力。因为我们资源有限,资金有限,但是需要进行,尽可能大的规模的宣传。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种非常智能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和推广。我们也在寻求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宣传策略,包括搜索引擎,或者是说在全球的大学中我们希望能够处在搜索率比较靠前的大学名单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信息渠道提供给学生,一些学生来到我们大学,他们也是通过51offer,他们通过51offer来了解我们大学,我们首先会问他一些问题。实现一种信息的互动,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量体裁衣的信息交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信息的设置。同时,我们也应该去进行培训,对于我们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51offer也进行一种专业化的,量体裁衣化的服务的培训。与此同时实现及时有效的offer的提供,因为学生的等待时间非常长非常焦急,我知道有一些澳大利亚的大学,我知道他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发放offer,我觉得这不是很好的例子,也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同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方式都应该得到采用,并且是简洁、有效能够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包括大学的排名和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从国际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在自己的投资中获得回报,对于教育的投资必须获得回报,因此他们需要有这种真实的信息。举一个例子来说关于工程学,他们希望知道自己毕业之后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和回报。因此我们需要在网站上把这些信息明确提供给学生。关于大学,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有效,量体裁衣,专业化的服务和信息的对接。谢谢您。

    朱虹:谢谢把澳大利亚对学生的需求提了一下,回到我们的议题中,您对院校对互联网的投入和汇报是否符合你们学校的预期,你觉得你们学校现在在互联网上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是什么。

    Lauro Liu:我觉得像51offer说的比较复杂,因为大学互联网是一个商业性的机构。目前来说我们刚刚开始像办公室我们举一个例子,从去年开始更名了,两到三个人在办公。我们中国办公有一个,我在想,今天下午有很多的东西会让人思考,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信息,因为刚才51offer有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原生态,一个大学要有连续的,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建立一个非常真实的图像。所以作为我们做什么,我觉得从一个健康的角度发展,是特别的,可能最具挑战的是举一个例子,我们刚才谈到了学生中心,所以十年前,二十年前,只要找到一个大学就可以去,因为是以大学为中心,现在我们谈以学生为中心,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当时工作的校长来中国参加一个。我也帮他做翻译,他还是谈到了服务。最挑战的是英国人的学生中心和中国人的学生中心差异非常大。我觉得这一块是作为赫尔大学在中国发展我们能够怎么样通过51offer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真实的,积极的勾勒一个个体,个性化的,立体的一个大学,然后能够找到我们要找的学生。

    朱虹:非常感谢,时间关系我们马上进入第二个议题,是大数据的应用,这是当下互联网非常热门的话题,那么学校,比如说通过专业或者是说招生这个方面,怎么样跟大数据相结合帮助学校计算出更加准确的专业需求和招生熟练,以及录取标准,我们在这个环节讨论一下,怎么样用大数据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这个话题先邀请林总介绍一下学校怎么样应用大数据,对学生数量或者是专业设置做一些预测。

    林龙:我们先说到大数据,这是一个很流行的词,其实我们现在谈的大数据,我们行业谈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意义上的大数据有很大的区别,互联网意义上的大数据是海量的量级,TB,甚至是EB的量级,我们作为留学行业来谈,我觉得充其量我们谈数据,很难讲到大数据,提到数据的话这是我们垂直行业的数据,所以对我们行业来说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大数据应该是基于我们学校未来的专业是应该如何设置。我们每一个专业招多少人,到底发多少的offer可以招这些人,或者是说我们入学标准是什么样,甚至是说我们未来的学生的宿舍应该怎么样安排,应该预留多少间,其实这是有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和学生的需求分析我们得到的一些答案的。

    朱虹:好的,非常感谢,接下来的问题想问一下各位校方代表,希望通过大数据来获得一些什么方面的信息。

    Sunnyguo:首先很高兴参加这个峰会,通过刚才前面的一些内容的了解,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像刚才这位女士说的,确实我们需要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那么,现在可能对于我们高中学校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或者是说通过一个专业的平台,能够为我们这一类高中院校选择一些真正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因为在加拿大的高中学校,不同的类别和性质可能对学生的要求和基础略有一些不同。所以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我们需要的。谢谢。

    朱虹:听出来了,就是通过大数据为学校选学生。

    王玮华:我觉得是这样的,我们留学行业像刚才说的,没有太多的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小数据也可以,比如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我们通过投放的市场行为,线上数据,观察到什么样的学生对我们感兴趣,最后变成我们学校体系里的学生,这个方面是比较有用的使用方式。其实我们这个行业的周期比较长,像卖尿不湿的,上午投放一个东西,中午就可以得出很多东西,数据就可以说话了。我们这个行业招生角度来讲,或者说学生入校以后的成功的行为来讲这是比较关心的。一个观察周期至少要一年,所以如果能当成一个常青基业来看的话,现在为数据打下一个框架,包括招生行为来讲,过一到两年可能会有很多的数据给学校或者是其他方面。相对来讲,数据数量可能比较少,但是数据是垂直的,质量和价值非常高。这不是一个学校或者是说一个群体能完成的,可能更多需要一个平台性来为我们提供。

    朱虹:下面有请大学的校方代表。

    Jessie:我说一下大数据,对我们的帮助蛮大的。大家知道纽卡斯尔大学是世界老排名的学校,申请我们的学生非常多,我们自己也有强大的系统,我们这个系统可以过滤出我们想要的学生信息,比如说对我们感兴趣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我们网站或者是展会,还有已经拿到offer的学生和已经交了定金的offer,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会定期的发不同的邮件来找出他们想要的信息,告诉他们我们学校什么课程适合他们,我们学校进行到什么阶段了。所以说这些信息对我们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整个中国市场的大数据对我们有一个导向作用。比如说整个中国市场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是把美国、英国、澳洲作为第一选择国家。这对我们在做国际策略的时候,还是会有帮助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学生,他们在选择专业方面,是不是还是像以前那样,一直只选商科呢,还是说现在的商科人数有所下滑,非商科人数慢慢增长,顺应这样的需求我们也会做出一些适当的调解。所以我觉得现在说到大数据,对于我们整个大学来说都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Lauro Liu:谢谢,我知道51offer是最近的事,我去过他们公司两趟,我当时问这个网站的数据是怎么样搜集的。我有一个细节,翻到赫尔大学的时候,因为你们的数据直接从英国警察局拿过来的,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其实这个数据对于大学非常重要,因为刚才你们的老板谈到了这个九五后的行为特征,他们的心理,这个跟我们的,我月的回到了大学的话,我觉得学校里面对中国学生的评估差得很远。简单的来说,我觉得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会很有兴趣,我觉得我会鼓励我的学校来买你们的数据。

    林龙: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大数据。谢谢,这个广告很好。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做的有趣的统计,我们今年做了一个统计,我们想看一下,我们知道很多学生会转专业,我们去研究了一下不同专业的学生转到别的专业去相互的成功率是多少?我们统计了一下对比了很多数据,举一例子,我们对比了商业转艺术和艺术转商科的,发现商科背景申请艺术的成功率高达71%,反过来只有62%。意味着艺术专业更欢迎商科学生,反过来不是这样。还有一个数据是今年报道的学生做了一下统计,非商科学生接近65%,有超过60%的学生是非商科,刚刚王总提到了PPT里有,我们最后做决策的时候不仅仅靠学校的学生的数据,我们做了研究,我们30%-40%的学生促进选择学校不是排名,而是UGC的互动,就是说你用过大众点评网,看口碑,看好评,也是说现在学生做决策可能是依赖的是我们跟其他的学生的互动做的约定,这些大数据,或者是小数据对大家很有帮助,无论是招生还是各种预测,我想纽卡斯尔大学做得很好,有一点我们做得更多的是,我们还知道你们的竞争学校今年的入学标准有多少,有多少选择你们的学生选择了你们的竞争学校,这样的话给你们未来的趋势做了判断。

    朱虹:下一个问题,在学校资源的分配上,51offer有没有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是说独特的标准平衡这个学校资源方面的分配呢。

    林龙:我这里想更正一下,我们不会把学校分配给学生,我们做的是叫做智能匹配,智能匹配最大的意义是把学校和学生都还原,把他们身上打上不同的标签,我们的一个学校或者是说一个学生身上的标签多达十万个以上。那么通过标签,我们让他们双方自然的牵手。比如说Chris你爱吃中国菜,但是我不爱吃,我们朱老师也爱吃中国菜,说不定你们俩牵手成功了。我们通过我们有标签的人通过搜索引擎自然匹配在一起,所以我们不会强加推荐给你,我们51offer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我们不会使学生去做,学生更多是被影响,他觉得他可以自然做到决定。因为他来我这里,我就已经获取到他的一些背景信息。已经掌握了他的一些情况。并且把大学的数据相对真实还原给他,让他自然的牵手,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朱虹:好,今天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各位校方代表,目前最想通过互联网解决学校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一会儿看看请林总给大家解释一下。

    Marisa Furno:谈论的一点就是说关于澳大利亚的大学,在网上申请的过程中,这个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电脑会发生什么样的功能。因此我们说了解的就是政府的需求是什么,政府的要求是哪些,关于签证或者是说其他的系统,我们希望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确定学生的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我们澳大利亚的大学也按照政府的规定去招生,因此这是我们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的挑战。这个挑战非常重要,因为澳大利亚的政府事实上对于大学有一定的规定,如果有一些大学获得的信息不真实我们会对你做出处罚,所以我们非常担心。

    朱虹:我想这应该是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的问题。接下来请Chris说一下你们学校目前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Chris:和澳大利亚一样,我们必须履行政府的规定。不然的话大学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你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这样的申请过程,通过数据你们可以知道我们这些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和申请人。在目前我们有许多的offer和申请人,我们在中国有许多申请人永远不会得到offer。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筛选,找到最合适的学生,这样的话能够给学生,对学生也是一种负责。可以更好的和51offer进行合作。

    朱虹:非常感谢,这个问题请我们英国赫尔大学的校方代表。

    Lauro Liu:我在想解决的问题,我现在做一件事,就是我们办公室,英国有一个,他们在中国有一个公司伙伴是提供一些信息。我们现在尝试用他的服务,有一个从我们办公室直接拉到学校,帮助我们进行一部分工作,对于英国大学来说在中国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我觉得数据的传输,更大,更丰富的数据的传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能我的想法是,可能也算是祝福吧,我希望51offer能够走得很长,一直坚持走下去,不管有什么困难,肯定会有困难。因为要建立这么一个平台,这么一个图像,这么一个健康的图像。我觉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话也让我们可以更明晰的走下去,能够真正的在建立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把学生和学校都能够真实的表现出来。谢谢。

    朱虹:好的,最后想听一下两位高中学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Sunnyguo:如果说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我们现在的需要是第一个我想是因为我们推广,我们作为海外的院校,在中国的招生市场里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像51offer这样的平台,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多的信息的推广。这是第一个。另外是我们现在的个别课程可能有一些需要面试的环节,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完成。刚才我想到的是我们更希望有一个大数据的平台的分析,就像刚刚前面介绍的,可能对谬一个孩子,之前他的一些行为的信息的捕捉和分析,我想对于我们学校,对于学生整体的录取的决定会更有帮助。谢谢。

    王玮华:我觉得从院校的角度来讲,通过互联网主要实现两件事,一个是我们希望,说白了更多的学生申请我们学校,我相信没有人讨厌这一点。第二点像刚才林总讲的,是一个匹配度的问题,我们希望更准确,更好的学生申请我们的学校,这个角度来讲,绝大多数的院校是愿意为了自己的教学环境和质量来投资的,这两个方面都有一个方向性的解决方案去考虑,增加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学校的能见度。什么是能见度呢?比如说他坐在我面前,你爱吃中餐,我爱吃中餐,这样就可以牵手了的一个状态。低能见度的例子是行业里面临的,大学在自己的网站当了两个星期可能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低能见度的东西。那么,如果现在我们能缩短这个信息供应链的长度和复杂性的话,把很多的信息给到学生的话,让学生到每一个学校里面,让学生选中学校,可能会降低学校很多的内耗。

    朱虹:我们请林总结合刚才几位校方代表的观点,谈一下这个观点中你们遇到过,正在解决的问题。

    林龙:刚才大家讲的我们都遇到过,我们天天都在尝试解决,比如说刚刚Chris提到的,我们是不是能给学校提供更多的帮助,在我给学生发offer之前我就能找到正确的学生。所以那样的话我可以节约学生和学校的时间。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智能匹配。像刚刚王总讲的,大家的需求是比较类似的,希望通过数据、技术和用户更多的互动,提高双方的效率,提高双方的匹配,提高双方找到对方的效率,然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我觉得这是我们天天都在做的。当然,刚才我们赫尔大学的老师也提到了,做这件事讲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不光是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努力,也是需要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同行,整个行业对这件事的认可、接受,并且更大程度上的分享,我觉得这样的话才能做得更好。

    朱虹:的确现在学校和互联网的结合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机会,你刚刚说到你们正在尝试解决,这个解决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容易的事情,能不能跟我们说说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也让我们院校方面表示理解一下。最后再跟我们说说未来或者是说接下来我们的互联网跟院校方面之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林龙: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我觉得两个最大的困难。第一个最大的困难,我们很想把我们的互联网应用的知识和我们在行业里面探索的东西,积极跟我们的同行,我们的伙伴们分享。但是,现在并不是说参与度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当然已经越来越高了。第二个大困难,我觉得也不是困难,应该叫做挑战。就是我们未来怎么样面对,我觉得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觉得在互联网上这句话行不,我们公司有一个名词叫做小步迭代,我跑马拉松最大的体会不可能把你的成绩,短时间内提高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可能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训练,把成绩一分钟一分钟的提高,所以我们公司有一个名字叫做小步迭代,所以未来的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是怎么样面对改变,因为你的客户是不停的在变,市场需求是不停的变,你必须以一个以变治变的心态来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两个挑战,一个是我们想变另外是我们也非常乐意,积极的和我们的伙伴分享,这是一个困难。说到未来51offer怎么样发展,我想刚刚已经讲了很多的未来的事情,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大拿等等对行业做许多的预测,我不敢胡乱的指点江山。但是谈一点实际的,我们还是围绕着以用户为核心,我们积极的观察用户的变化。如果说用户现在不用QQ了,明天改用OO,AA了,我们就用OO,或者是AA这个工具。比如说我们有社会化营销团队,他是负责和学生接触的,我们团队7×24小时在网上和学生积极互动,他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需求,甚至是学生对哪一个新词感兴趣了,我们可以在公司的微信,微博群里群发,比如说有一个新的90后,00后的词语我们会积极的学习。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围绕客户需求,积极给他提供他要的东西。谢谢。

    主持人:精彩的讨论听起来感觉总是那么短暂。希望刚才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希望能让大家找到一些未来的机会。我们一直认为只有认真的学习了才能定义价值,只有深刻的研究过才能开始创造,对现实有足够的洞察才敢变革未来,今天我们和各位嘉宾聚集与此,共同把脉互联网留学的发展,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座的诸位面对一个受到互联网充分影响而展现出全新面貌的中国留学行业的时候,还能想起参加首届互联网留学行业峰会的下午,今天峰会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在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期待我们下一次相聚,谢谢。

图片直播